buffer
OmicsBio盟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主要致力于生化实验相关仪器设备、试剂耗材、客制化服务的生产制造与代理经销。OmicsBio盟基生物科技所生产的全系列生化实验用缓冲溶液 (Ready To Use Buffer)如:10x PBS、10x Tris-Glycine SDS running Buffer…等,均采用欧洲大厂所生产的进口原料配制,品质精良、价格公道,经得起长达9年的销售考验,已成为各大学术单位的爱用产品。 盟基生物科技所生产的全系列缓冲溶液(Ready to Use Buffer)产品提供不满意全额退费服务,让研究人员得以安心使用,无后顾之忧
原文发表于2009年2月5日 标题是《一个自己犯的C/C++错误》 以前自己写程序时经常犯的错误,后来才开始重视起来,为了更好的说明这个错误,我将演示代码贴出来: 可以看出,表面上这个错误是关于在函数内部将传参指向的缓冲区清零的,调试上述程序后发现主函数里定义的缓冲区被全部成功设置为0,而将这个缓冲区地址传入函数func_test后只有前4个字节被置0,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问题就在sizeof上,在主函数上sizeof算得缓冲区为11(包含字符串结尾\0),而函数func_test里算得是4,很明显只是计算的指针的大小。 疑惑就在这里,buffer是数组名不就是地址吗,为什么传参后sizeof值就不算整个数组的大小而只算指针的大小呢? 其实这个问题很容易buffer是数组名,sizeof(数组名)算得的是整个数组占用的字节数,一旦赋值给任何指针(函数传参也相当于一种赋值),也就算的是这个指针的占用空间,和数组就没任何关系了。若还是算的事数组占用空间,那这个指针的占用就没办法计算了
sync命令 用于强制被改变的内容立刻写入磁盘,更新超块信息。 在Linux/Unix系统中,在文件或数据处理过程中一般先放到内存缓冲区中,等到适当的时候再写入磁盘,以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sync命令则可用来强制将内存缓冲区中的数据立即写入磁盘中
这个就真的全区都生效了,包括一般人不能注册的 AWS GovCloud (US) 与中国区: 对判断式子里面的解读是不一样的。 先讲文章内的结论。 在 ext4 上开启 Journal filesystem 功能后并且关掉 InnoDB 的 Double write buffer 后,资料的安全性不受影响,但效能上升非常多
Minute(TM) 动物脂肪组织及细胞总蛋白提取试剂盒,可以快速有效的从脂肪组织匀浆中将水油乳化物分离。可应用于2-D、ELISA、SDS-PAGE、 immunoblottings、 IP、酶活性检测及其他应用。 描述: 脂肪组织特别是白色脂肪组织(WAT)已经被证实除了具有能量储存功能外,还与内分泌和器官炎症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