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陆场
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8日13时49分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12时21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控制试验船完成返回制动,进入返回轨道。13时33分,服务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
5月5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首飞成功,实现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拉开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序幕,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空间站建设将进入实质阶段。2020年1月19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顺利通过出厂评审,首飞任务载荷为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及返回舱试验舱。 5月5日,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首飞成功,实现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首战告捷,拉开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序幕,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空间站建设将进入实质阶段
中国日前发射的“试验性可重复使用太空飞行器”在地球轨道飞行两天后,已于6日返回预定着陆场,完成首次试飞。“南华早报”8日引述军方消息人士说法,这款试验太空飞行器与中国“神龙”太空飞机研发计画有关,具有用于攻击卫星或弹道飞弹的军事用途潜力。 中国官方对于这次试飞活动非常低调,仅提供简短资讯和一张在发射平台上的照片,表示试飞成功,代表中国可重复使用太空飞行器技术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据美国中文网报道,距离美国宇航局的“毅力号”火星探测器7月20日的目标发射日期,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当地时间17日,美国宇航局发文介绍这次火星探测的目标任务。 据报道,探测器的天体生物学任务是寻找火星上过去微观生命的迹象,探索Jezero陨石坑着陆场的地质学,并展示关键技术,为未来的机器人和人类探索做好准备
2022年8月5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运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一型可重复使用的试验航天器,这是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第18次执行发射任务。 试验航天器将在轨运行一段时间后,返回国内预定着陆场,其间,将按计划开展可重复使用和在轨服务技术验证,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技术支撑。(记者安普忠、王凌硕)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2022年8月5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运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一型可重复使用的试验航天器,这是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第18次执行发射任务
关注航天|神舟十三号计划于4月中旬返回!首次采用快速返回方案!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从去年10月到今年2月,4个月的时间已经过去,航天员们顺利完成了出舱活动、太空授课等任务,在刚刚过去的春节中,祖国人民也收到了三位航天员的太空祝福。 按照原计划,神舟十三号任务的航天员们预计在太空停留半年时间
2022年8月5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运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一型可重复使用的试验航天器,这是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第18次执行发射任务。 试验航天器将在轨运行一段时间后,返回国内预定着陆场,其间,将按计划开展可重复使用和在轨服务技术验证,为和平利用太空提供技术支撑。(记者安普忠、王凌硕)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2022年8月5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运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一型可重复使用的试验航天器,这是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第18次执行发射任务
北京时间3月31日21时59分,贝索斯创立的蓝色起源公司使用新谢泼德火箭顺利将6名太空游客送入约100公里高的轨道,这里处于大气层与太空界限的卡门线(100公里高)附近,6名太空游客在体验了三到四分钟的失重体验后,搭载的太空舱成功在着陆场完成软着陆,从升空到太空舱降落伞辅助着陆持续了大约10分钟。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已于北京时间3月31日18时40分受控再入大气层。飞船绝大部分器件被烧蚀销毁,少量残骸落入南太平洋预定安全海域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5月6日消息,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进行首次试验验证的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6日在返回过程中出现异常,专家正在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此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助理季启明曾介绍,此次长征五号B火箭搭载了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以及十余项实验载荷。其中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是面向我国空间站运营及未来载人探月需求而研发的新一代天地往返运输器,本次任务将对飞船高速再入返回的防热、控制、群伞回收及部分重复使用等关键技术进行验证;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是我国新型空间运输飞行器的试验器,本次任务将对充气展开式返回飞行器轨道再入关键技术进行验证
最新关于今日正版3D藏机图: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 郑慧琼:这就是一个回转器,它的作用就是模拟空间微重力效应,因为空间的实验机会毕竟是非常珍贵的,在天上做一次实验要等很长时间,所以在地面我们就制造出来这样一个仪器来模拟失去了方向以后对植物的影响。但是地面毕竟重力还是存在的,只能模拟空间的部分效应,所以最终要了解空间环境对植物的影响,还必须要上到太空去。 1:朱嘉明:我眼中的“元宇宙中国”与“中国元宇宙” 2:“人民日报”天使女孩,谢谢你来过这个世界! 今日正版3D藏机图去年的12月4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随舱返回的还有水稻和拟南芥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