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酸钡
压力传感器是工业实践中最为常用的一种传感器,而我们通常使用的压力传感器主要是利用重生之红色风暴李晨压电效应制造而成的,这样的传感器也称为压电传感器。 压电传感器中主要使用的压电材料包括有石英、酒石酸钾钠和磷酸二氢胺。其中石英(二氧化硅)是一种天然晶体,压重生之红色风暴李晨电效应就是在这种晶体中发现的,在一定的温度范围之内,压电性质一直存在,但温度超过这个范围之后,压电性质完全消失(这个高温就是所谓的“居里点”)
热敏电阻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原理你有所了解吗,本文简单的洽谈一下!陶瓷材料通常用作高电阻的优良绝缘体,而陶瓷PTC热敏电阻是以钛酸钡为基,掺杂其它的多晶陶瓷材料制造的,具有较低的电阻及半导特性。 通过有目的的掺杂一种化学价较高的材料作为晶体的点阵元来达到的:在晶格中钡离子或钛酸盐离子的一部分被较高价的离子所替代,因而有到了一定数量产生导电性电子。对于PTC热敏电阻效应,也就是电阻值阶跃提高的原因,在于材料组织是由许多小的微晶构成的,在晶粒的界面上,即所谓的晶粒边界(晶界)上形成势垒,阻碍电子越界进入到相邻区域中去,因此而产生高的电阻
汽车和半导体带动陶瓷材料行业,其全球市场正在不断扩大。据富士经济的市场调查,2018年陶瓷材料市场已成长至312美元(1553万吨、较2017年上涨4.0%),2024年或扩大至370.9亿美元(较2017年上涨23.7%)。氧化物方面,占据大半需求的氧化钛、湿式二氧化硅、氧化铝需求正在稳定增长
二氧化碳浓度的检测方法大致可以分为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化学检测方法有滴定法、热催化法、气敏法、电化学法等,这些方法普遍存在价格贵,普适性差等问题,且测量精度较低。 物理检测方法有超声波法、气相色谱法以及众多借助于光学来实现检测的方法,也有像光声光谱法这种化学和物理结合的方法
“我们成立陶瓷企业知识产权**中心的目的,就是要呼吁更多的企业重视知识产权保护。”近日,伴随着景德镇市鹏飞建陶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鹏飞建陶)知识产权**中心成立,标志着我国首个民营陶瓷企业知识产权**中心诞生。鹏飞建陶知识产权**中心主任吴健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知识产权保护无论对于企业还是陶瓷产业发展都是举足轻重的
山东国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功能陶瓷材料研发和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于2005年4月,2012年1月在创业板上市。主要产品包括:纳米级钛酸钡及配方粉、纳米级复合氧化锆、高热稳定性氧化铝、氮化铝、蜂窝陶瓷、喷墨打印用陶瓷墨水、陶瓷球及陶瓷轴承等,产品被广泛应用在电子信息和5G通讯、生物医疗、汽车及工业催化等领域。公司先后荣获工信部第四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工信部知识产权工业运用试点企业、山东省新材料领军企业50强,山东省5G产业方向试点示范企业、山东省新材料产业民营企业10强、山东省“十强”产业(新材料产业)集群领军企业、山东省“勇于创新奖”先进集体等称号
被测介质的压力直接作用于传感器的膜片上(不锈钢或陶瓷),使膜片产生与介质压力成正比的微位移,使传感器的电阻值发生变化,和用电子线路检测这一变化,并转换输出一个对应于这一压力的标准测量信号。 利用应变电阻式工作原理,采用硅-蓝宝石作为半导体敏感元件,具有无与伦比的计量特性。 蓝宝石系由单晶体绝缘体元素组成,不会发生滞后、疲劳和蠕变现象;蓝宝石比硅要坚固,硬度更高,不怕形变;蓝宝石有着非常好的弹性和绝缘特性(1000 OC以内),因此,利用硅-蓝宝石制造的半导体敏感元件,对温度变化不敏感,即使在高温条件下,也有着很好的工作特性;蓝宝石的抗辐射特性极强;另外,硅-蓝宝石半导体敏感元件,无p-n漂移,因此,从根本上简化了制造工艺,提高了重复性,确保了高成品率
利用二甲基乙酰胺制备聚酰亚胺薄膜的方法包括步骤:将苯基三甲氧基硅烷加入甲苯中加入去离子水和三乙胺进行反应得到物料A;将发烟硝酸冷却后加入物料A进行反应冷却、过滤、洗涤得到物料B;将物料B溶于四氢呋喃中通氮气后加入Pd/C催化剂和加入水合肼进行反应过滤后将滤液加入去离子水中离心、洗涤、干燥得到物料C;将物料C、2#(4#氨基苯基)#5#氨基苯并恶唑、33’44’#二苯甲酮四甲酸二酐溶于二甲基乙酰胺中反应后将反应液加入甲醇中加入石墨烯、钛酸钡、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氧化铝消泡、刮涂、亚胺化。 该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得到的聚酰亚胺薄膜耐热性、机械强度高热膨胀系数小。 上海金山经纬化工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精细化学品制造企业生产的二甲基乙酰胺质量已达到世界一流的标准,成为知名品牌
因应开发新型软性电子产品, 不论在3C产品(如NB、手机、平板、数码相机)、照明、大型LED显示看板等,都应具备轻薄、坚固、可挠曲、低成本、低功耗以及架构简单的特性来符合未来智慧生活需求,所以对下一代软性基板材料将特别强调高介电特性,其良好的高介电特性有利增加电容密度提升、降低驱动电压的能力。在电场驱动元件中,高介电基板材料不仅可以当作绝缘层使用,更能提供高电场效益给元件,大幅度有效降低元件跨压,因此,基板材料的厚度与介电特性(Dk)将会有非常高的要求。 钛酸钡(BaTiO3)是一种价格便宜、供应量稳定,而被广为使用的高介电陶瓷材料,其Dk值约为3000~8000;但是BaTiO3脆性高,加上在后段制程上需要高温烧结,无法有效应用在有机基板或PCB制程上
凯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盛科技股份”)是中国建材集团旗下ITO导电膜玻璃信息显示材料、电熔氧化锆研发和生产的基地,是蚌埠市硅基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的骨干企业,是凯盛科技集团显示材料和应用材料板块的重要产业化平台,公司原名安徽方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9月30日,2002年11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600552,2016年3月公司更名为凯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公司被认定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019年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凯盛科技股份致力于打造百亿级的国际一流显示与新材料品牌企业,推动新材料和新型显示两大业务共同发展。在新材料业务上,产品主要包括电熔氧化锆、纳米钛酸钡、球形石英粉、硅酸锆和稀土抛光粉等,广泛应用在电子信息、通讯元器件、特种陶瓷、精密陶瓷、新型建材、化工等制造行业,其中电熔氧化锆产品已连续多年保持全球行业龙头地位,2019年被认证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