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学
【摘要】:二十一世纪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中国的老年事业严重滞后于经济和 社会发展社会养老设施不足、老龄建筑功能不完善、建筑细节不适应老年人使 用等一系列老龄建筑问题己严峻地摆到我们面前。营造一个满足老龄人的生理心 理需求、符合老龄人行为特征的建筑与环境是我们在新的世纪所肩负的使命。 本文以人口老龄化为背景运用建筑学和老年学的基本原理相关理论来研 究老年人和老年群体参与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建筑内容、建筑构成和建筑环境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教学研究分会成立于2005年,分会依托高校以及其其他科研学术机构,主要致力于推进老年学领域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首任分会主任委员为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教授,现任主任委员为张文娟教授。 第十五届中国老年学学科建设研讨会将于2019年5月25-26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举办
活得越久就代表越健康长寿吗?昨天,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在京发布《写给中国人的健康百岁书:健康长寿专家共识》,首次从老年学、老年生理学等9大学科视角对“健康长寿”进行了科学审视,提出健康长寿的核心标志是“高寿+自理能力”。 据国家卫健委统计,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5亿人,其中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接近1.8亿人,失能和部分失能的老年人超过4000万人。除了慢性病之外,老年人随着年事渐长,免疫力下降,受传染性疾病感染的风险也会有所增加
在我们领先的研究和专业知识领域包括儿童和青少年、家庭(例如: 亲职教育和家庭介入)和社会政策(例如:社会保障和贫困)方面获取卓越的研究表现。 积极发展老年学、医务社会工作和复康的领域。 回应在全球化下社会、经济和政治急速改变而带来的全球挑战和本地的需要
对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部分提案,教育部近日在其官网公布了答复内容。其中,就有政协委员提出的《关于在普通高校设立老年服务管理本科专业的提案》,教育部答复称,鼓励有条件的高校按有关程序申请开设老年服务管理专业。 上述答复中提及,正如提案所说,加快发展我国的养老服务业,需要一大批较高层次的、熟悉了解老年学学科、热心老年事业管理、对老年人群充满爱心并愿意为他们服务的专业人才
马界,治未病中心主任、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导师。四川省三八红旗手、四川省中医药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省拔尖中青年中医师、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省干保骨干人才、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突出贡献专家、四川省专家服务团专家。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治未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治未病分会常务理事、四川省老年学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女医师协会治未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针灸学会医学美容分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中医药学会治未病分会常务委员、四川省老年医学会养生与保健专委会常委、四川省针灸学会理事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龄金融分会成立于2015年11月1日,是我国首个研究老龄金融问题的国家级专业团体。老龄金融分会的成立旨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学术为本、面向需求、加强服务、老有所为”的方针,团结组织我国老龄金融和养老产业领域的专家学者、业界高级管理人员和老龄工作者,结合我国老龄社会实际,推动老龄金融学科的发展,为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作出贡献。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 养老服务业重磅政策6大方面,敬请阅读
师从郁仁存教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适宜技术专家 世界中联肿瘤外治法专业委员会理事 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委员 现任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委员会(CSCO) 委员 胡凤山,男,主任医师,硕士,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继承人,师从郁仁存教授。毕业于首医中医药学院,毕业后一直在肿瘤科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对临床常见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化疗的减毒增效,肿瘤热疗均有独到见解,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
田乃菊,女,副主任医师,1991年毕业于北京联合大学中医药学院(现首都医科大学)中医系,获学士学位。毕业后分配至北京市朝阳区中医医院,一直从事中医临床一线工作,现任北京市朝阳区中医医院肿瘤科主任,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及内科杂病。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二十余年,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经长期精心研究和总结,形成了自己的医疗特色
门诊时间:周三上午(办理慈善赠药审签) 以肺癌为主的各种恶性肿瘤的诊断和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肿瘤内科副主任。 1993年本科毕业后在西安交大一附院肿瘤内科工作至今20余年,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依据循证医学证据,对难治性肿瘤的治疗有自己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