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种
农学专业(含烟草方向) 理工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以及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它相关部门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企业创建、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本专业主要开设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应用概率统计、遗传学、田间试验设计与统计、土壤学、植物营养、农业生态学、作物栽培与耕作学、育种学、种子学、农业经济管理、农业推广等课程。 就业方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农业及相关部门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教学和科研、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工作
【概要描述】2022年8月12日上午,惠和种业所属的上海蔬菜研究所举行了一场兼顾专业理论和技术培训相结合的讲座:《基因编辑育种的原理与应用》 2022年8月12日上午,惠和种业所属的上海蔬菜研究所举行了一场兼顾专业理论和技术培训相结合的讲座:《基因编辑育种的原理与应用》,讲座由上海蔬菜研究所副所长田在军主持、邀请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惠和种业技术顾问蔡润先生给公司高层、研究所育种技术人员主讲,这是上海蔬菜研究所定期举行的育种技术研讨会的例行活动,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上海蔬菜研究所所长黄丹枫教授出席讲座,公司总经理郏惠彪也分享了日本在利用基因编辑进行育种的最新进展。 荣获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基因编辑技术,被誉为21世纪生命科学的革命性突破,是一种在基因组水平上对DNA序列进行改造的遗传操作技术,尤以CRISPR/Cas9 技术应用最为广泛。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像手术剪刀一样切割并修复目的基因,并能精确、快速地生成大量基因突变,具有操作简单、实验周期短、效率高等优点,在作物遗传改良方面得到迅速应用
2018年9月14日,浙江大学发布脑科学与人工智能会聚研究计划(双脑计划)。 2019年2月24日,浙江大学发布启动量子计算与感知会聚研究计划(量子计划)、生态文明与环境科技创新会聚研究计划(生态文明计划)、农业设计育种会聚研究计划(设计育种计划)。 2020年4月8日,浙江大学发布启动智慧海洋会聚研究计划(智慧海洋计划)、精准医学会聚研究计划(精准医学计划)、超重力场会聚研究计划(超重力计划)、新物质创制会聚研究计划(天工计划)
2019年10月28日—31日,"江门新希望绿领学院"首期培训班,即江门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种植培训班(华大基因培训专班)在深圳国家基因库"绿领未来学院"顺利举办。来自江门市农业一线的30位学员全程参与了本次培训。本次培训再一次实现了新希望10万"绿领"新农民培训示范基地间的交流共享
简要描述:植物水势测定仪适用于植物学、生态学、农学、林学及牧草等的研究。据此指导作物及林草的合理用水和抗旱育种工作,是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仪器之一 JN-ZLZ-3000型植物水势测定仪是用于测定植物水势(ψ)和它的组成成分及压取木质部导管汁液成分分析用的一种仪器,可用它研究植物的水分关系和植物与环境的关系。适用于植物学、生态学、农学、林学及牧草等的研究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工作重点之一是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其中特别强调抓好油料生产,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全国两会期间,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鲁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孙东伟带来关于“大力发展我国花生产业,提高国家粮油安全”的建议。 孙东伟认为,2022年,我国农业实现19连丰,粮食产量达到6.5亿吨,但粮食结构不平衡
湖北莱克集团致力于培育小龙虾新品系和品种。筹备3年打造了湖北省小龙虾良种选育繁育中心,并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和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力争在5年内培育出生长速度快15%、个体大30%、抗病能力强的小龙虾新品系。湖北省小龙虾良种选育繁育中心已建成1万多㎡现代化育种车间,3000多㎡仿生态繁育水泥池,150亩种质资源库,3000亩小龙虾良种选育中试基地以及4万多亩生态繁养基地
李殿荣,男,汉族,中共党员,大学程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38年10月生,陕西省华县人。1962年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千阳县人民银行、国营华阴农场、省农垦科教中心工作,现任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国际油菜咨询组织(GCIRC)理 田建华,男,汉族,中共党员,研究员,中心副主任,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三秦学者特聘教授,陕西省自然科学领域顶尖人才
专业名称: 生物技术及应用(专科类) 专业介绍: 生物技术及应用(食品生物技术方向、园林生物技术方向)(专科)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现代生物科学理论基础,掌握现代生物技术基本技能,能从事食品科学研究、生产开发与管理并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原理,现代生物技术,生态学;食品生物技术、食品加工技术、食品分析与检验、营养学、食品标准与质量管理、食品安全与卫生学等。 专业就业方向:食品、饲料、生物制品等生产及管理单位的研发、检验、生产、管理等岗位从事研究、开发、生产和管理等工作
2019年12月13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河北省作物遗传育种实验室、河北省作物学会联合召开了学术报告会。来自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邢台市农林科学院、邯郸市农林科学院、石家庄市农业科学院等8个单位的103名专家学者及科技人员参加了报告会。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原院长王慧军研究员、石家庄心理医院张彦平院长、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纪检监察室主任张建斌研究员,分别作了题为“农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思考”、“心理健康漫谈”、“探寻规律,把握本质,为科技人员创造宽松的创新环境”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