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林
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是我国林业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保护建设为主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记者近日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3年第一季度例行发布会上获悉,工程累计减少天然林采伐3.32亿立方米,天然林保护修复体系和制度体系全面建立。 国家林草局生态中心主任张利明介绍,天然林保护工程于1998年启动试点,2000年全面展开,工程通过严格森林管护、有序停伐减产、培育后备资源、科学开展修复、有力保障民生等措施,历经试点和两个10年期建设,到2020年底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资金5000多亿元,工程建设范围由重点区域扩大到全国31个省区市,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由停伐减产到全面停止
●今年上半年,全市康养旅游接待游客402万人次,收入34.2亿元,同比增长10% 正值盛夏,酷暑难消,闲暇之日,带上家人,选一康养之地休闲度假好不惬意。南江县大河镇太平山村巴山源康养基地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气候凉爽,坚持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康养旅游”,规模种植中药材、花卉,套种梨子、桃子、葡萄等水果,住宿、餐饮设施一应俱全。一批又一批游客来此度夏消暑
本文摘要:美国《林业杂志》日前公开发表了北亚利桑那大学林学院的一份关于世界人工林的调研报告中写到,用作工业生产的人工林,现在虽然严重不足世界森林面积的3%,却占到世界原木产量的35%。自1995年以来,人工林大约减少了2000万公顷,现在世界共计人工林大约1.87亿公顷。由于对木材产品的市场需求快速增长,一些国家力求减少木材产品的可持续来源
本文摘要:2017年,中国人造板产业区域布局更进一步平稳。华东区(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安徽省、江西省)人造板产量1.7603亿立方米,占到全国人造板产量份额由上年的58%下降为59.7%,稳坐中国人造板生产主要区域的地位,山东省和安徽省人造板产量快速增长沦为区域份额下降的主要因素。 2017年,中国人造板产业区域布局更进一步平稳
3月3日是联合国设定的“世界野生动植物日”。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坚持生态保护第一,采取系统且科学措施,不断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守护雪域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 “十三五”期间,西藏投入生态保护建设资金202.3亿元,重点开展了造林绿化、退化湿地保护修复、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天然林保护、草原生态修复综合治理、防沙治沙、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工程项目,全力优化动植物和人类的共同家园
7只猕猴在堵河源保护区开“年会” 今日竹山网消息 1月15日,湖北堵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屏峰管理站工作人员在整理2022年下半年红外相机数据时,发现了7只猕猴的活动踪迹,它们有大有小,有公有母,稳重的成年猕猴在镜头前,时而端坐时而行走,调皮的小猴们则像小孩子一样,上蹿下跳,时而在树枝上荡秋千,时而在密林里觅食,宛如年前两个家庭之间的聚会,十分开心。 据了解,猕猴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主要栖息在石山峭壁、溪旁沟谷和江河岸边的密林中或疏林岩山上,以群居为主,活动范围比较大,经常会迁徙游走,以树叶、嫩枝、野菜等为食。 近年来,该保护区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红线保护措施,关停及拆除缓冲区和核心区内电站,实施天然林停伐管护、生态修复和网格化管理等措施,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日益良好,成为野生动物生存和繁衍的乐园,较往年相比,今年拍摄到的猴群数量明显增长
本报北京2月3日电 (记者李晓晴)记者3日从国家林草局获悉:天然林保护修复工程建设开展以来,天然林面积增加3.23亿亩、蓄积增加53亿立方米﹔两轮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共计完成任务2.13亿亩,同时完成配套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3.1亿亩﹔十年来累计建设国家储备林9200多万亩,通过国家储备林累计产出木材约1.5亿立方米。 天然林保护修复工程实现预期目标。工程于1998年启动试点,2000年全面展开,到2020年底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资金5000多亿元,工程建设范围由重点区域扩大到31个省区市,累计减少天然林采伐3.32亿立方米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森林昆虫、病害和森林防火的基本知识,具备病虫害诊断、调查、测报与防治能力,从事森林资源调查与监测、森林保护工程、森林病虫害检疫、森林病虫害监测与防治、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防火、自然保护区管理、林政管理与执法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1.核心课程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森林防火、林业行政执法与实务、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森林动植物检疫、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森林植物、森林环境、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森林防火、 3S 技术、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技术、天然林保护技术等实训
东北美景之最─十和田湖、奥入濑溪流:十月的十和田、奥入濑是五彩的:湖绿、河碧、枫红、加上榉木黄叶、天然常绿树的绿,仿佛是秋彩仙子的最爱。赏枫可以从十和田湖畔最热闹的子之口或休屋为起点,搭乘游览船环湖一周。奥入濑溪从白丝瀑布~~铫子大瀑,溪流湍急冲激流泻,沿着尽是天然林、苔绿的步道小径(约2公里),是**的芬多精散步道
近日,国家林草局驻成都专员办到四川省雅安市调研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管理工作。 调研组实地考察了宝兴县蜂桶寨自然教育中心、大熊猫文化宣传教育中心、大熊猫起源馆等宣教场所,查看了蜂桶寨片区巡护监测情况,考察了邓池沟熊猫新村入口社区建设情况,与雅安市和宝兴县、芦山县、天全县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和林草主管部门召开了座谈会,详细了解大熊猫国家公园机构设置、人员配置、重点项目推进、社区建设、管护巡护、保护执法、天然林保护修复、综合执法等情况。 调研组要求,一是要提高站位,切实坚持国之大者,树牢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坚持将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作为党政工作的重心,一以贯之,高位推进;二是要坚定信心,正视现阶段在历史遗留问题、生态移民、基础设施、综合执法等方面存在的困难问题,实事求是开展调查研究,妥善推动问题解决;三是要形成合力,财政、发改、自然资源、住建、文体旅游等单位要树立共建共管意识,协同配合,为高质量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提供更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