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江
盘龙区2017年出台“茨坝生物科技小镇”的规划,拟在茨坝片区建设10.6平方公里(约15900亩)的以生物研发为基础,集生物研发、生物产业、旅游、养老等于一体的生物产业特色小镇。建设至今,茨坝生物科技小镇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核心项目茨坝生物科技创新中心成功投用,还签约了华大基因昆明研究院、农科中心、高原特色产业大数据中心等生物科技项目,2020年将再投9亿元推进重大支撑性项目建设。 茨坝生物科技小镇(图片源于网络) 茨坝生物科技小镇东至盘龙江,北至西北绕城高速,西至长虫山,南至沣源路,规划编制范围约10.6平方公里
原标题:春节期间昆明上万个国资车位免费停记者22日从昆明国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获悉,其已公布2020年春节放假期间“国资停车”泊位免费停放路段明细表,从1月24日起至30日,共有179个路段的“国资停车”泊位免费停放。 免费停放期间泊位无人看管,请各位车主在停放车辆时注意车辆安全及财产安全。 从2017年开始,昆明国资车位每逢春节放假均提供数量众多的免费车位,方便市民和游客停放
云南网讯(通讯员 李文品)12月3日,记者从昆明市盘龙区河(湖)长办获悉,盘龙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通过强化“三个工作法”,做好水环境综合整治、美丽河道建设、雨污分流等重点工作。 据介绍,盘龙区坚持党建引领,围绕“湖泊革命”攻坚战中心工作,开展“党建+河(湖)长制”示范点联建,全面推行领导在一线指导,学习在一线聚焦,问题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推动,纵深引领全区河 (湖)长制工作。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从水系上发力、从治污上破题,构建以盘龙江、金汁河、东干渠三条纵向主河道和马溺河、清水河、羊清河三条横向联通河道为主体,依托面山防洪滞蓄工程,开展河道综合整治的“三横三纵一面”治水体系
本网讯 4号线通讯员 罗敏 8月1日,昆明轨道交通4号线建设再次提速。由中铁五局承建的昆明轨道交通4号线小菜园站—火车北站区间右线隧道顺利贯通。 8月1日,昆明轨道交通4号线建设再次提速
6月27日,滇池维护管理基金会协同昆明环保科普协会安排了15名志愿者展开“滇池关爱日活动”。现场以划桨板的方法在洛龙河入滇口捡拾水面塑料废物,为滇池的水体清洁和生态环境维护贡献力气。 据悉,在滇池流域捡拾塑料废物是滇池维护管理基金会和昆明环保科普协会长时间进行的公益活动
3月14日至15日,广东省见义勇为基金会理事长李京率领调研组到云南调研见义勇为工作。云南省委政法委副书记马忠华向调研组一行介绍工作、交流经验。 调研组一行先后深入云南省委政法委、昆明市五华区委政法委开展座谈交流,查阅相关资料
本文摘要:今年,官渡辖区新建了海东二期、王官,星海3块湿地,为官渡区追加1600多亩湖滨生态带上,再加早已建成的五甲塘、宝丰等湖滨带上湿地,以及盘龙江、宝象河、大清河等入湖口湿地,官渡区目前早已竣工了近7000亩的滇池生态湿地。 今年,官渡辖区新建了海东二期、王官,星海3块湿地,为官渡区追加1600多亩湖滨生态带上,再加早已建成的五甲塘、宝丰等湖滨带上湿地,以及盘龙江、宝象河、大清河等入湖口湿地,官渡区目前早已竣工了近7000亩的滇池生态湿地。目前,官渡区去年年底动工建设的五甲宝象河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0%;六甲宝象河正在积极开展前期申请的办理工作,计划于9月上旬动工,年内竣工;虾坝河环湖路至五甲塘桥梁段已完成桩基础施工;姚安河正在积极开展前期工作,打算动工建设;小清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融合飞虎大道建设由市住建局负责管理项目的建设工作,月底5月20日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
11月27日从有关方面获悉,今年第三季度,昆明市主城区8座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量超过了1亿吨。 随着城市扩展,人口增加,污染量也快速增长,要让滇池水变清,除围绕实现“湖外截污、湖内清淤、外域调水、生态修复”四大刚性目标外,加大对城市污水进行集中收集处理力度更是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根据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2012年三季度水质状况及治理情况公告显示:三季度,昆明市主城区8座污水处理厂根据来水量,保持全天24小时不间断运转,共处理污水10733.94万吨
记者27日从昆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了解到,在今年汛期到来之前,已于3月10日分组开展防汛抗旱及安全生产检查,即将于5月30日结束。工作组将深入乡镇检查是否有旱情、饮水困难出现,督促各区县尽可能多蓄水。主城范围内全面启动河道及管网清淤除障应急工程,5月底前,完成6条河道及其29条支流沟渠等的“大扫除”
本报讯 记者蔡晓磊报道 近日,昆明市第四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通过验收。经过检测,四污厂的出水水质的主要指标优于一级A标准。 四污厂于1997年建成并投入运行,设计日处理污水量为6万立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