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
锦宸集团有限公司建筑设计院为锦宸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分公司,代公司承接建筑行业甲级工程设计业务。可承担建筑装饰工程设计、建筑幕墙工程设计、轻型钢结构工程设计、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照明工程设计和消防设施工程设计相应范围的甲级专项工程设计业务;可从事资质证书许可范围内相应的建设工程总承包业务以及项目管理和相关的技术与管理服务。 锦宸集团有限公司建筑设计院拥有广泛的跨学科分析和设计经验,积极回应不断变化的设计需求和情况
3月11日晚,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南宁师范大学校长助理蒋卫国在文星楼110室为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的师生们作题为《本科通识课程: <遥感卫星应用与发展>混合教学方法探索与学生志愿者招募》的讲座,会场内座无虚席,师生们认真聆听。 蒋卫国教授首先介绍了通识教育的课程理念是将“知识-思想-精神-人格”培养紧密结合,充分体现“宽度-深度-广度”融合和贯通。 其中“宽度”是给予学生不同领域的知识、思想和方法,通过了解中国与世界、 传统与现代、 社会与自己,拓阔视野,陶冶心灵,追求理性和真理,学会理解与合作, 以实现培养效果上的“宽度”;“深度”是使学生通过对某一领域的一门或者几门课程的深入学习,以点带面,获得对这一领域的理解并习得相应的思考和分析判断的能力;“广度”则既要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注重知识与学科的广度,又要在单门课程中注重课程深度的挖掘和思维方式的训练
当中药、生肖与书法相遇,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经过艺术加工,便成为全新文化创意产品。上海交通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教授周斌14日将其文创成果——生肖文件夹,赠给上海中医药大学。这是全球中医药文化与创意研究中心首批“试水”的传统文创产品
“口头和书面史诗:文本研究和数字时代的挑战” 项目的主要目标有两个: 这一通用互联的网络基础设施要基于注释系统,这个注释系统应适用于各种史诗传统和框架,且可用于各史诗和史诗传统中的具体文化特色的注释。这对史诗语料和歌诗传统的更广的语料提供平台,也要为读者提供符合人体工程学的使用界面,使人们不仅可以在一部史诗,一种文化史诗传统中进行搜索,还可以以各种标准对不同文化中的史诗和诗歌传统进行跨文化搜索。该平台的设计要与文化数据库,以及从考古文物到现代艺术等各种文化表述相关资料中的口头诗歌因素都要互补和互联
受工程影响,香港大学东闸入口已暂停使用,直至另行通知。访客请移步至般咸道闸口出入博物馆。如需使用无障碍通道,请经由港铁香港大学站A2出口抵达博物馆
2022年6月27日,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教育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张秋玲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做了关于题为“智联互通时代语文教育的新生态”的线上讲座。讲座通过腾讯会议平台进行,文学院师生九十余人线上聆听了讲座。该讲座为“文学院七十华诞系列学术讲座”之一,由文学院副院长张钧教授主持
近日,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公布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名单的通知》(教高厅函﹝2022﹞22号),我校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 此次评选经自主申报、专家评审、结果公示等程序,认定100所高校为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我校是湖北省入选的6所高校之一,这也标志着武汉理工大学双创教育工作已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一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成立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先后推动制定《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建设方案》《武汉理工大学创业教育师资管理暂行办法》《武汉理工大学创业型人才(本科生、研究生)培养暂行办法》《武汉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梦工场建设和运营管理办法(试行)》等23部(套)规章制度,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制度保障;在“面向三大行业转型升级新需求的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新需求牵引-文理工融通-双循环驱动’的理工科高校新文科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与实践”等国家级新工科、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支持下,以科学创新和科技创业赋能高质量创新创业教育,形成了“一核双擎三融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以国家人才需求为导向,秉承“强弱电结合、软硬件结合、重实践、求创新”的专业办学特色,培养在电气工程、自动化、电子技术、人工智能、计算机应用等领域的国内外一流公司或者研究机构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运行维护、经济管理等工作的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通过毕业后五年左右的工作和进一步学习,毕业生预期能够达到以下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 (1)价值取向: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家国情怀,矢志成为国家栋梁。 (2)知识目标:具备扎实的电气及电子信息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主动适应科学技术发展,以职业发展的需要为导向,通过学科交叉不断拓展知识领域,优化知识结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海外农业研究中心于2016年成立,是以重大科技创新任务为纽带,跨领域、跨学科、跨部门的致力于海外农业研究的专业机构,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走出去”的公共平台。海外农业研究中心采用“小核心,大网络”的组织方式,通过整体布局、任务牵引、协同创新、项目驱动等方式,实现联合集成、交叉研究与综合提升,成为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和农业“走出去”战略的国家级农业对外合作集散地、经济政策智囊团、海外信息服务器和海外农业人才库。 海外农业研究中心经过6年的发展,已在海外农业研究领域具备一定的品牌影响力,主要围绕海外农业智库研究、海外农业信息服务、农业科技“走出去”、海外农业人才培养和协调组织全国性工作五个方面开展工作,研发了覆盖24个国家和地区、28种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全球农业模型(SILKMGA),搭建了覆盖91个国家和地区、14个行业数据、超过200万条动态资讯的农业对外合作服务平台,发布了包括101个国家的国别发展和合作研究报告,连续4年出版了包括20个重要农产品的《海外农产品市场研究》,开展了20多期、2000多人次参加的国际交流培训班和研讨会,为推动中国农业对外合作交流提供有力支撑
令纽约人和通勤者激动的是,宾夕法尼亚车站于2021年1月1日启用了备受期待的Moynihan车站大厅。为了迎接新的一年和新的车站,三个场域特定艺术装置同时揭幕,其中包括来自温哥华的跨学科艺术家Stan Douglas的作品。 Douglas在Moynihan大厅的一系列摄影墙重现了发生在老车站的瞬间,再现了宾州车站和纽约市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