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本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的出现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为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为弘扬我国灿烂辉煌的印刷文明,铭记印刷先贤的智慧贡献,1996年6月1日中国印刷博物馆正式开馆,该馆建筑面积近8000平方米
《梦溪笔谈》,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1031年—1095年)撰,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据现可见的最古本元大德刻本,《梦溪笔谈》一共分30卷,其中《笔谈》26卷,《补笔谈》3卷,《续笔谈》1卷。全书有十七目,凡609条
简介:《论语集注》是《四书章句集注》的一部分,是朱熹经过40多年的用心“理会”,并“逐字称等”后才最终写定的经典之作。 孔子和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由他们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传世的《论语》、《孟子》二书,系孔子、孟子的言论辑录,是反映孔、孟思想的基本著作
儿科著作。又名《医林枕秘保赤存真》、《幼科心法保赤存真》。10卷
综合性医书。2卷。清汪文绮(蕴谷)撰
《梦溪笔谈》采用百科全书形式,集文数百篇,作者沈括(1031−1095 年)是宋代科学家、政治家、艺术家及博学之士。此书因写于润州作者自己的梦溪园(今江苏镇江)而得名,所涉领域甚为广泛,内容包括天文、物理、数学、地质、地理、生物医学及当时的政经军事、艺文掌故等,还总结了北宋(960−1127 年)时期的许多科技成就,对于研究北宋社会政治、科技、经济诸方面有重要参考价值,是中国科技史非常重要的文献。其中,所记载的毕升(990−1051 年)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活字印刷的可靠史料
儿科著作。共分3编。清许佐廷(乐泉)撰
日前,由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指导,海南出版社主办的“千古风流——三苏文化图书大联展”在海口开展。此次联展汇集了155家出版社出版的三苏文化图书600余种,其中展销图书400余种,展示藏书200余种,是近年来品类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三苏文化主题图书展览。 此次三苏文化图书大联展旨在配合首届中国(海南)东坡文化旅游大会、首届东坡文化国际高端论坛,满足广大专家、读者对三苏文化图书的需求
群碧楼藏书特展(下)(文物馆周记144) 邓邦述群碧楼藏书现藏于史语所傅斯年图书馆,共计431部5135册,其中虽然以明刻本、钞校本占多数,但其宋元刊本也很精采。这批藏书也是傅斯年图书馆最早收藏的宋元善本,傅图藏现藏的宋元善本,有超过三分之二都是来自邓邦述的群碧楼。 今年适逢史语所九十周年,傅斯年图书馆特别策划“群碧楼藏书特展”,精彩可期:本展览计有十二单元:“1. 邓邦述藏书”介绍邓邦述生平与藏书始末、藏书目、鉴藏章
《针灸甲乙经》为针灸学著作[1] 。原名《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又名《黄帝甲乙经》《黄帝三部针经》,简称《针灸甲乙经》。魏晋间皇甫谧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