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fe
1992.07-1995.10,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免疫学教研室副主任(1992.12晋升教授) 1995.10-2000.04,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免疫学教研室主任(1997.01兼任全军免疫与基因治疗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3年当选德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以通讯作者在Cell、Nature、Science、Nature Immunology、Cancer Cell等发表SCI论文230余篇,SCI他引6000余次。兼任亚大免疫学会联盟秘书长(2012-2015担任主席),创办《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并任主编,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共同主编、任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e、Gene Therapy、Cancer Immunology Research副主编 任Cell、Annual Review of Immunology、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Science Advances、eLife、Cell Research等编委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负责人。针对免疫反应可视化研究的重大需求,致力于发展多分子并行检测、活体靶向标记和多层次光学成像新方法。建立的免疫光子学新技术新方法已应用于肝脏免疫、肿瘤免疫、皮肤免疫和神经免疫的可视化研究
(伦敦讯)科学期刊“eLife”发布一份详细地图显示,全球有22亿人口正生活在兹卡病毒可能会扩散的区域。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研究人员确认,目前疫情爆发的中心地区当中,南美洲是最容易受影响的地带。在南美洲被列为风险区域的包括绵长的海岸线、亚马逊河流域及支流沿岸的多个城市
美国国家基础生物学研究所的副教授Nobuyuki Shiina透露,RNG105(RNA颗粒蛋白105)的功能对于形成长期记忆至关重要。 RNG105是一种参与神经元突触附近的蛋白质合成因子,它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研究小组发现,如果小鼠大脑的海马体中失去RNG105,只能形成几分钟的短期记忆,而在几天到一周的时长内,是不会进成长期记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