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区
为了达到市发改委在“实现调查分析规划领域地温资源总量、分布及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研究提出规划领域热泵系统发展总量、结构和空间分布原则,并对未来一定时期规划领域热泵项目建设的总量、结构和布局进行统筹规划”的要求,于2006年10月-2007年10月开展了本项目。 该项目借鉴并结合了“北京浅层地温能资源评价示范”项目工作方法和成果,研究了北京城区150m以浅的第四系岩性、地层结构等对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的影响,对地源热泵重点项目进行实地调查,结合在施项目实施钻孔取样测试、地埋管换热量测试、抽水回灌试验、岩土体热物理性质研究等项工作,对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适宜性分区和指标进行了细化,估算了北京城区浅层地温资源储量和可开采资源量,进行了北京市平原区浅层地温资源利用规划的研究,初步提出了关于在“北京市浅层地温资源利用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落实规划的实施方案及保障措施”的建议,对北京市浅层地温资源开发利用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F323.211 辽宁省国土资源厅科技项目“下辽河平原耕地和基本农田数量和质量时空变化及管理对策研究”(编号:KJ-2007-00) 本研究采用统计分析与遥感判读相结合的方法对下辽河平原区典型区域耕地利用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耕地是研究区域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耕地分布比较集中总体分布不均衡其中生态退耕、建设用地占用、灾毁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对于林地的开垦、未利用土地开发、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和水利设施用地整理是耕地增加的主要来源但耕地总体是逐年减少的。本文提出要处理好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具体可以通过提高耕地质量保证粮食安全;通过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协调城市化和耕地减少之间的矛盾;通过合理的生态退耕协调生态环境建设与耕地保护之间的关系
6月28日,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甘青段首座明洞隧道——黄沙嘴隧道顺利贯通。 黄沙嘴明洞隧道全长624米,最大埋深为27米,采用明挖施工。隧道位于酒泉市肃州区清水镇,地处祁连山北麓冲洪积平原区、第四纪风季沙堆上
植物分类项目组在植物园联盟项目的支持下,对江苏濒危植物开展了野外调查研究,重点调查了江苏珍稀濒危等级1~4级的植物,调查区域主要集中在徐州石灰岩丘陵-平原区、云台山低山-丘陵区、宁镇茅山低山-丘陵-平原区以及宜溧低山-丘陵-平原区。项目组实地共调查2~3级濒危植物51种,4级濒危植物45种;并记录了濒危植物种群生长现状,分析了其濒危原因。通过系统地调查,该项目组对江苏本土濒危植物及其分布状况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6月30日下午,搜狐体育(中国)集团有限公司迎校庆系列活动之新时代林业发展与创新论坛第二场专题报告会线上举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首席专家、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成研究员受邀作了题为“中国城市森林科学研究与实践”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李会平院长主持。来自搜狐体育(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园搜狐体育(中国)集团有限公司等学院的教师代表和研究生20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新华社北京8月23日电(记者 刘羊旸)记者23日从国家林业局获悉,我国将全面推进森林城市建设,到2020年基本形成类型丰富、特色鲜明的森林城市发展格局。 据悉,森林城市建设将围绕增加城市绿色元素开展。保护城市周边的森林和湿地资源,构建环城生态屏障
门头沟区是北京市唯一的纯山区,生态环境良好、自然资源丰富,有着独具特色的生态山水。 每年转移支付1亿元改为一次性出资4亿元;西城区一次性出资,助力门头沟精品民宿发展;西城6家企业与门头沟区8个村签署合作民宿投资意向协议……《关于推动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半年以来,生态涵养区与平原区结对协作的工作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近日,门头沟区与西城区在推动精品民宿发展、低收入帮扶等方面已取得一定突破
为规范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监理、监测、评估、咨询等计费工作,促进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健康发展,6 月17日,水利部水保司发出保监[2005]22 号“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具体计费标准如下: 根据国家计委、建设部关于发布《〈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计价格[2002]10 号)的规定,初步设计和施工图阶段的水土保持勘测设计费按该文件执行。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费可参考表1 标准计划
中国水利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3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安全输水2000天,丹江口水库经陶岔渠首入总干渠水量达到300亿立方米,沿线6000万人受益。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五年多来,改变了受水区供水格局,从补充水源逐步成为沿线城市生活用水的主力水源。截至目前,北京城市用水量75%以上为南水;天津14个行政区居民用上了南水;河南有13个城市受益,其中多个城市主城区100%使用南水;河北有9个城市受益
我国浅层地温能资源开发利用近十余年来发展迅速,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的相关基础研究工作滞后;地源热泵系统施工质量存在问题;对浅层地温能资源开发利用中可能导致的环境影响缺乏研究;相关的政策、法规、规范还不够健全。为了规范浅层地温能的勘查与评价,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浅层地温能资源,减少开发风险,取得最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开展了本项目,项目自2006初至2007年底,历时两年。 在收集资料、对北京市区地源热泵工程项目调查的基础上,选择有代表性区域布设钻探取样和现场换热试验,对各类岩土体热物性参数进行了测量、统计、分析,对浅层地温能资源评价方法进行了定性评价和定量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