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和尚
俗名许正雄的湛空法师,早年在地方上出名的角头老大,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认识了吴寄生与美淑夫妇,聊到了佛法,也许是佛缘到了,接受教诲,幡然省悟,立誓重新做人,改掉了长期烟酒的恶习,剃髪染衣出家修行。 参学三年,在大云寺一年,菩提寺二年。当时最大的领悟是“口业要守”,尤其毁谤或不实的话,会伤害别人也会伤害自己,所以不要人云亦云,与人结恶缘
照诚法师,字乙杰,俗姓王,辽宁大连人,一九六七年十月生。一九八四年春投海城市海安寺依明达老和尚出家。次年在澍培长老座下受具足戒
古时候有个人,很想知道真佛的样子。带着好奇他走遍大江南北的寺院,把寺院里供奉佛像一一画下来。 画了满满一册子,他满意的回家去
净土与禅能不能同时修? 问:打坐时可以念佛吗?净土与禅能不能同时修? 净慧老和尚答:不要把打坐看作是禅宗,打坐是佛教修行的最基本的形式。不管哪一宗,打坐是基础,参禅、持咒、持戒、学教、念佛都离不 问:打坐时可以念佛吗?净土与禅能不能同时修? 净慧老和尚答:不要把打坐看作是禅宗,打坐是佛教修行的最基本的形式。不管哪一宗,打坐是基础,参禅、持咒、持戒、学教、念佛都离不开打坐
有个行人在扁担上挂着一只茶壶,茶壶突然坠地而碎,可他头也不回地继续朝前走,别人见了忙喊“喂,茶壶碎了!”那人淡淡的答道:“我知道既然碎了,回头看又有何用?说得真好——失去了就别回头! 有些失去是必然的,天到冰封雪飘之日,便不见了百花争宠,紫燕穿林; 人届不惑之年,又少了些少年的畅想, 青春的浪漫,既然无法抗拒,就顺其自然走下去,让生命变得豁达、洒脱和从容。 然而,生活中并不是人人却能理智地面对失去。 有个小和尚站在崖上看夕阳,泪流满面,老和尚经过,问他为什么流泪,小和尚说:“夕阳多美,却为何留它不住?老和尚说:傻孩子,明知不能留,又何必强求呢!”失去的就有失去的道理,该失去的留也留不住
问:过去一些印度学人请问佛陀一些哲学问题,诸如宇宙有界限吗?佛陀涅槃后去了哪里?佛陀大多是一言不发,请问大师这是为什么? 答:你这个问题连佛陀都不回答,却叫我来代他回答,这是给我为难嘛!(笑声……) 佛陀之所以不回答的原因,因为纵使回答了,他的话你不能了解,不能相信,所以不如不说。 至于说佛陀涅槃后去了哪里,这我了解,我知道佛陀现在在哪里!我们说,虚空有多大?虚空有尽没有尽?这要看我们的心,你的心有多大,虚空就有多大。空也叫虚空,茶杯有个空间,所以能装许多水;房子里空间很大,所以能容纳我们这么多人
下午驱车去书法老师家上课,平时都习以为常。今日思量到感恩,想到若是没有汽车的发明,这二十几英里的路不知道要多久才可以到。一向不是特别感恩现在的科技发展,觉得颇有些浪费资源,今天就很顺遂地接受了
念佛的功德感应是非常多的,我们平时修行佛法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恭敬,只有对佛菩萨充满恭敬,我们持诵佛法才能够获得无量的功德,我们多多的读诵佛法也是有很多的感应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念佛感应。 还有以为居士的母亲六十多岁了,因为不习惯住在城里,所以仍旧住在老家,平时没事以种菜为乐。她种的菜多,自己吃不完就用一个小竹篮背来城里卖,她说不是为了赚钱,就是当玩一样,能卖多少就多少,卖不完的送人
某天,动物园里的猩猩生病了,于是就请那位学生扮演猩猩, 有个男孩,他不是口吃,只是说话很慢, 某天雨刚停,男孩的父亲带着他去山坡采竹笋, 女孩一个人在街上玩, 不知不觉迷失了方向,怎么也回不了家,便大声哭起来。 一位老兄因要赶着搭船,所以用最快的速度开车赶到码头, 当他开到码头时,见到船已经离开岸边了, 老师对学生说:“我出一个字谜,你们一定会答错。” 有一天,小明匆匆的跑回家跟妈妈说: “妈,快给我十块钱,外面有一个老伯伯叫的好惨喔!” 有一天有一个人带着一条狗到唱片公司, 他说他是这条狗的经纪人,并说他这条狗会唱歌跳舞云云, 倒数计时 一天,一名癌症病人去覆诊, 医生垂头丧气地说:“有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英文课,全班最用功的小白又坐在老师面前第一位, 一个富翁戴着爱犬出国旅游,在一个小镇上, 他的爱犬突然失踪了,他便急忙找到当地一家报社, 便在巡房后来到老人的病床旁
一位高僧即将涅槃,他的一位得意弟子跪拜在高僧面前问道:“师父,您离开我后,我应该怎样活呢?” 高僧反问道:“你跟随我修行求道,为谁活呢?” 弟子回答道:“师父,我跟随您修行求道,首先为自己活,然后为他人活,尔后为众生而活。” 弟子困惑道:“师父,我不明白你这话的意思。” 高僧说道:“为自己活,一直地活在自己的梦中;为他人活,一生地活在他人的脑中;为众生而活,永恒地活在众生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