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基人
王云驷 副主任医师 专家委员会委员 安徽理工大学副教授 淮南市泌尿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 淮南东方医院集团党委委员 《耻骨支骨折移位致后尿道损伤的治疗》等多篇论文刊登在省、国家级医学刊物上,1996年2月成功为一患者做了自体肾脏移植手术,填补了淮南市人体器官移植的空白,先后进行异体肾移植手术29例,被誉为我市泌尿外科界肾移植技术的奠基人;在临床和科研等方面有着较高的造诣,擅长泌尿系所有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并成功实施上千例手术,受到患者一致好评。《异体肾移植研究报告》获2004年淮南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年被评为淮南矿业集团模范***员,2001年9月被评为淮南市“十佳医生”
王中林院士,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所长,佐治亚理工学院终身校董事讲席教授,中科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外籍院士,国际纳米能源领域著名刊物 Nano Energy(最新IF:19.08)的创刊主编和现任主编。 2022年Nano Research Award,2019年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Albert Einstein World Award of Science)、2018年埃尼奖(ENI award – The “Nobel prize”for Energy)、2015年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2014年美国物理学会James C. McGroddy新材料奖、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技合作奖,2011年美国材料学会奖章(MRS Medal)等国际大奖得主。 纳米能源研究领域的奠基人;发展了基于纳米能源的高熵能源与新时代能源体系;开创了基于纳米发电机的自驱动系统及蓝色能源宏大领域,与基于压电电子学与压电光电子学效应的第三代半导体的崭新领域;建立了压电电子学、压电光电子学与摩擦电子学学科;发现了六个新物理效应:压电电子学效应、压电光电子学效应、压电光子学效应、摩擦伏特效应、热释光电子效应和交流光伏效应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幼名文豹,原名开贞,字鼎堂,号尚武,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之一、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甲骨学四堂之一,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从1926年参加北伐,1927年参加了南昌起义,1928年2月因被国民党政府通缉,流亡日本,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重要学术著作,1958年9月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主编组品有《中国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38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