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画像
“中国面孔”是全球热播纪录片里充满家国情怀的杜甫,是用中医药造福人类荣获诺贝尔奖的屠呦呦,是医务工作者厚重防护服下疲惫的笑脸,是快递小哥在寂静街巷里传送温暖的双手……也是用各种方式共同形塑“中国面孔”的你和我。 走过2020年的春天,你对“中国面孔”又有什么新的思考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引领我们走入艺术及科学的想像革命旅程。“当我们学会如何观看世界 我们只是走出必须的步伐 改变世界才是重点。” 尼可拉斯.莫则夫是纽约大学文化、媒体及传播教授 在书中简洁描述今日视觉世界变得陌生来说明学习视觉文化的正当理由
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
“被遗弃的感觉可以看作是我作为摄影师的出生。” 被遗弃的感觉是一系列精心打造的自画像,在整个欧洲的废弃建筑物中拍摄。 在她的项目中,来自比利时的摄影师珍妮弗·凯斯特琳(Jennifer Kesteleyn)经常光顾荒废的地方,将自己的尸体放在别人记忆的遗迹上,产生一系列令人回味的自画像
中国时报【黄文正╱综合报导2012年6月28日 上午5:30】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名家达芬奇的自画像,因为太珍贵,过去一世纪仅公开展示三次。然而专家表示,由于这幅画在廿世纪初期的一次展示中,直接曝露在阳光下,以致严重受损,且修复困难,日后恐很难再对外展出。 艺术品保存及修复专家最近刚完成对达芬奇自画像长达数周的检查工作
在小乐乐第一天上幼稚园时,老师要她画一张自画像。她画了一个圆形代表身体,上面连接一个长方形的头,还有两个较小的圆圈是眼睛。到了她在幼稚园的最后一天,老师又要乐乐再画一次自画像
引领我们走入艺术及科学的想像革命旅程。“当我们学会如何观看世界 我们只是走出必须的步伐 改变世界才是重点。” 尼可拉斯.莫则夫是纽约大学文化、媒体及传播教授 在书中简洁描述今日视觉世界变得陌生来说明学习视觉文化的正当理由
林布兰·哈尔曼松·范·莱因(荷兰语: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荷兰语读音:[ˈrɛmbrɑnt ˈɦɑrmə(n)soːn vɑn ˈrɛin] 1606年7月15日-1669年10月4日)是欧洲巴洛克艺术的代表画家之一,也是17世纪荷兰黄金时代绘画的主要人物,被称为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在2004年票选最伟大的荷兰人当中,他排名第九,次于第八的安妮·法兰克。他所处的年代被称为荷兰黄金时代,荷兰的科学艺术与商贸成就达到顶峰。 林布兰年少成名,惟半生潦倒
根据俄罗斯卫星网络,科学突破奖组织者周四表示,完成第一个黑洞图像的科学家团队获得了基本的物理突破奖,科学家将参加11月3日在硅谷举行的NASA艾姆斯研究# ## The Center \\ u0027s 2020突破奖颁奖典礼,奖金高达300万美元。 据报道,科学突破奖由谷歌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和Facebook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赞助,以表彰生命科学,基础物理和数学方面的突破性发现。 奖池是世界上最大的奖池,获奖者可获得300万美元
《夜莺和月亮》精选了120余篇吴广孝先生的经典寓言作品,这些作品短小精悍,寓意隽永,轻松幽默,常常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譬喻人生,熔炼了吴广孝老先生半生的处世经验和智慧,对于当代青少年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很适合广大青少年阅读。 [展开] [收起] 吴广孝,祖籍山东,1936年生于吉林长春,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西班牙语系。现任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中国西班牙葡萄牙和拉丁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顾问、名誉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