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司
▲ 陈茂波表示,本港经济肯定会比去年好,但外围环境仍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资料图片)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预期,全面通关后,可为本港经济带来更正面、更乐观的气氛,惟尽管本港经济肯定会比去年好,但外围环境仍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经济复苏也有过程。”强调要努力巩固得来不易的良好势头,并警惕风险、稳步前行
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今日宣布,将于本月24日开展债券通南向通。特区政府欢迎此项进一步扩大两地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的措施,并感谢中央政府支持。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表示,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支持强化香港作为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国际资产管理中心、风险管理中心的功能
许可“中国太平人寿保险(澳门)股份有限公司”藉发行股票增加其公司资本。 附注:二零二二年九月十四日刊登了第三十七期《澳门特别行政区公报》第一组副刊、二零二二年九月十五日第三十七期《澳门特别行政区公报》第一组第二副刊,内容如下: 二零二二年九月十四日第三十七期《澳门特别行政区公报》第一组副刊: 授予经济财政司司长一切所需权力,以便代表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与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开展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合作备忘录》。 二零二二年九月十五日第三十七期《澳门特别行政区公报》第一组第二副刊: 委任运输工务司司长临时代理行政长官的职务
将就临时居留许可续期申请作出决定的执行权限转授予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行政管理委员会代主席。 第3/2005号行政法规 - 核准投资者、管理人员及具特别资格技术人员居留制度。 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 - 经济财政司司长行使《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六十四条赋予的职权,并根据第56/2015号行政命令第二款的规定,作出本批示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年永刚):2019年亚洲商贸论坛8日在香港举行。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论坛致辞时表示,香港应找准定位,认清当前国际形势和国家发展趋势,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 亚洲商贸论坛由香港新城财经台主办,汇聚香港及东南亚地区的一众政商界、多国驻港领事,探讨如何应对全球经济出现的新挑战,并且发掘新的发展机遇,进一步加强香港同其他地区的经贸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新一份《财政预算案》下月公布,财政司司长陈茂波称,无可避免必要收紧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但未必适宜一刀切取消所有纾缓措施,当局在考量不同措施时,会尽可能缓减对弱势社群的影响。 陈茂波今日在网志表示,新一份预算案最大挑战是,面对庞大财赤,“节流是必须、开源更重要”。他称,过去几年经济受疫情困扰,政府财政收入减少,不过三年来的防疫抗疫,及支援措施已涉及六千多亿元的开支,当局采取了扩张性财政政策,透过逆周期措施增强对市民及中小企的支援,稳住了社会和市场信心
经国务院批准,2018年12月14日上午,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傅自应与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香港召开了内地与香港经贸合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会议上,傅自应与陈茂波共同宣布经贸合作委员会正式成立,研究并确定了《内地与香港经贸合作委员会工作制度》等会议机制,同时就推进CEPA升级和落实、共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香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支持香港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两地经贸交流等重要合作内容交换意见,并形成了13项互利合作的政策措施,将进一步提升两地经贸合作水平,使两地业界受益。特别在“一带一路”建设方面,双方将建立工作机制,引导两地企业联合走出去;启动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内地与香港企业合作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试点工作,为香港业界提供更多投资环境政策信息和投资机会;支持“内地-香港‘一带一路’工商专业委员会”等业界自发成立的协作平台,加强内地与香港企业及专业界别合作,广泛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26日)公布新一份财政预算案, “中小企融资担保计划”下,推出由政府作100%担保的特惠低息贷款,贷款上限200万元,最长3年还款期,申请期6个月,首6个月还息不还本。 不过,计划必须通过财委会批款,再需约一个月准备,才开始供企业申请。企业现时亦可先申请中小企融资担保计划下的“九成信贷担保产品”及“八成信贷担保产品”
行政长官办公室公布,行政长官李家超委任八名副局长和11名政治助理。 新获委任的副局长为运输及物流局副局长廖振新、保安局副局长卓孝业、房屋局副局长戴尚诚、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副局长刘震、医务卫生局副局长李夏茵、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副局长梁宏正、教育局副局长施俊辉、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副局长张曼莉。 新获委任的政治助理分别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政治助理李世华、劳工及福利局局长政治助理傅晓琳、教育局局长政治助理萧嘉怡、财政司司长政治助理杨通达、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政治助理廖添诚、保安局局长政治助理梁溯庭、房屋局局长政治助理欧阳文倩、政务司司长政治助理李惠、律政司副司长政治助理陈倩雯、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政治助理招文亮、运输及物流局局长政治助理陈阅川
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今日主持公营房屋项目行动工作组首次会议,会上讨论行动工作组的整体工作方向和需要探讨的事项。 黄伟纶表示,相关政策局和部门代表在会议上检视未来十年整体公营房屋供应。2022至23到2026至27年度公营房屋落成量约为10万多个单位,到第二个五年期,即2027至28到2031至32年度,落成量将大幅提升至逾23万个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