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界
元月9日晚,在滨海街道大党委的组织下,厦门市曾厝?幼儿园党支部带领全园教师来到厦门小白鹭艺术中心金荣剧场,观赏反映厦门英模人物的舞蹈诗《厦门故事》。一个个感人的厦门故事被搬上了舞台,为我们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舞蹈诗《厦门故事》以改革开放40年来厦门经济特区日新月异的建设成就为背景,以记者的视角讲述平凡的人物在工作生活中“小岗位大担当”的故事
你还没登陆!分析化学是人们获得物质化学组成和结构信息的科学。由于多学科的交叉渗透,现代分析化学已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学科体系,建立起了比较成熟的多种分析方法,包括色谱分析、电化学分析、光谱分析、波谱分析、质谱分析、化学分析、热分析、放射分析、生化分析等。它一方面在科学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极大地推动着其他学科的发展;另一方面还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生产建设的需要
您的浏览器不支援此script语法,请点选 搜寻使用搜寻功能。 就原料或制造方法而言,啤酒和其他酒类有很大的不同。 本文从科学的角度,包含化学、微生物、制造工程等面向来述说啤酒的故事
2017年5月9日,浙江大学学术大师大讲堂暨西湖学术论坛第164次会议——“畅想2030·中英超分子化学与材料”前沿研讨会论坛在玉泉校区举行。论坛报告内容以超分子化学与材料为核心,涵盖高新材料的合成与应用、材料化学和催化化学等重点发展的研究领域,旨在促进中英两国化学研究领域科研工作者学术交流,探讨青年人才培养及成长策略。 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Fraser Stoddart勋爵,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化学系系主任Philip A. Gale,英国著名糖化学家、布里斯托大学教授Anthony P. Davis,英国华威大学教授Rachel K. O'Reilly,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教授Stephen Goldup,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王梅祥,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黎占亭,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教授陈传峰等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共同出席研讨会
马军教授获英国皇家化学会“可持续发展水奖” 哈工大报讯(肖克/文)日前,英国皇家化学会经过全球范围的提名遴选,公布了2016年“可持续发展水奖”(Sustainable Water Prize)的获奖人,我校市政学院马军教授榜上有名,成为首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学者。 马军教授致力于发展经济低耗的高级水处理技术,以高效地获取安全饮用水。他领导的课题组长期从事高级氧化理论与技术、水净化功能纳米材料和渗透膜技术等研究,并应用于饮用水净化、污水回用和海水淡化
近日,英国皇家化学会公布增选荣誉会士名单。经过提名、遴选,2016 年,包括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包信和在内的五位科学家脱颖而出,获得“英国皇家化学会荣誉会士”(Honorary 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称号。包信和是继***之后,第二位获此称号的中国人
英国皇家化学学会(简称 RSC)于1848 年获得英国皇家**,RSC 拥有 3 万多名会员,汇聚了 130多个国家化学界的著名科学家和化学研究人员, 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化学学术组织之一。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主办的化学竞赛“ Top of the Bench”至今有20年的历史,是英国中学历史最长,覆盖范围最广,最受欢迎的理科竞赛之一。基于“ Top of the Bench”的比赛形式和命题规则,专门针对中国地区学生组织了“化学新星挑战赛”
我国一化合物获认CAS“第6000万种物质” 来自中国国家常识产权局专利申请化学物质数据库中的一种新化合物,日前被美国化学文摘社(CAS)收录为“第6000万种物质”。 据悉,该化合物由中国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发现,在专利申请的过程中对2-氨基酸-134-噻二嗪的衍生物进行充分研究而得到,是一种具有潜在治疗活性的物质。这是继收录第5000万种物质后,在仅仅不到两年时间里化学界再一次取得里程碑式的突破
《分析测试学报》是由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主办,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主管的专业性核心类期刊,月刊,主要刊登质谱学、光谱学、色谱学、波谱学、电子显微学及电化学等方面的分析测试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及其在各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分析测试的进展和动态,供从事分析测试和分析化学研究的科技人员、高等院校师生和管理人员阅读。读者遍及全国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分析测试中心、医疗、卫生、检验检疫、公安、环保、制药、化工、药检、食品等部门。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本刊已发展成为国内知名的化学类双核心期刊,在我国化学界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力,作为权威刊物在分析测试领域起导向作用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简称“长春应化所”)是一个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高技术创新研究和产业化于一体,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誉和影响的综合性化学研究所,是我国化学界重要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基地。 建所70余年来,长春应化所创造了百余项“全国第一”。荣获国家奖60余项,院省(部)级奖400余项;国内和国际专利授权1900多项,专利申请、授权数和论文被SCI收录引用数持续位居全国科研机构前5位;培育了中科院系统第一家境内上市公司;拥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2个分析测试中心、2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1个中科院工程化研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