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
7月4日,中共上海交通大学密歇根学院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学院龙宾楼中集报告厅隆重召开。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顾锋,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仰颐出席会议。 近日,密院学子又传来喜讯,翁可歆、张恩浩、孙秉琪、汪庭康、王朱翥等多位密院大四学生收获美国斯坦福大学录取通知
讲座摘要: 1)发现之旅:外语教学与测试研究;2)学生指导:与孩子和学生一起成长;3)资源在手边:人是最重要的资源。重点讲如何通过书评写作,从零到一,培养学生21世纪技能与人生胜任力。 主讲人介绍: 辜向东教授,1967年生于四川,2005年获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学位,师从杨惠中教授
上海理三夕电气机械有限公司坐落于上海市松江区,紧邻江苏苏州,南与浙江相邻,地处江浙沪经济核心地带,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一家致力于感应加热设备研发、生产并销售的一体化私营公司,公司拥有厂房面积约2500平米以上,固定资产达三千万元。 上海理三夕电气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感应加热热处理设备生产和研发的企业,公司依据现代电力电子理论基础,根据市场需要,经过不断的钻研,先后自主研发并生产了电子管、可控硅、全固态三代系列感应电源,涵盖中频(0.5~20KHz)、超音频(20~70KHz)和高频(100~1.0MHz),功率3KW~300KW,采用进口品牌元件,以严格的工艺要求生产品,凭借丰富经验,高标准设计,精密加工,采用新型谐振软开关控制技术,先后研究并产出了新型中频、高频、超高频、双频感应加热设备,加热效率更高,匹配更方便,以体小量轻、节能、使用方便、稳定可靠的特点,赢得了客户的信赖,产品远销东南亚和欧盟等地。 公司与丹麦INDEX公司长期保持着合作关系,并共同研发生产了新型软连接输出感应加热设备,该设备采用新型高压直流电缆输出,输出电缆无感应发热现象,无需水冷,减少了能耗,电缆线长度可做10m
9月6日上午,2020未来科学大奖获奖名单揭晓,4位科学家斩获三大奖项,单项奖金为100万美元(人民币约700万元)。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张亭栋、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王振义凭借发现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维甲酸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作用,摘得“生命科学奖”;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卢柯因开创性的发现和利用纳米孪晶结构及梯度纳米结构以实现铜金属的高强度、高韧性和高导电性,获得“物质科学奖”;山东大学教授彭实戈因在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理论、非线性Feynman-Kac公式和非线性数学期望理论中的开创性贡献,荣膺“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诞生于2016年的未来科学大奖是中国大陆首个由科学家、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的民间科学奖项,关注原创性的基础科学研究,奖励在大中华地区做出杰出科学成果的科学家(不限国籍)
斯旺西大学(英语:Swansea University,威尔士文:Prifysgol Abertawe)是一所坐落在英国威尔士斯旺西的大学。斯旺西大学于1920年特许成为斯旺西大学学院,成为威尔士联合大学中的第四所大学。1996年随着威尔士大学结构调整,斯旺西大学改名为威尔士斯旺西大学(University of Wales Swansea)
一文读懂双一流、C9、985、小985、211、小211重点大学! 离开始填报志愿越来越近了,但双一流、C9、985、小985、211和小211、2011计划、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这些熟悉的名词,你是否已经全部了解了呢? 双一流大学建设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重在一流学科基础上的学校整体建设、重点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创新能力;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重在优势学科建设,促进特色发展。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正式确认公布,首批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共计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A类36所,B类6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 从名单中可以看出,世界一流大学A类高校36所,且这36所高校以前全是985高校;B类高校6所,其中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前为985大学,另外的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以前为211大学
胡芳教授获国际学术组织ScienceFather“国际青年科学家奖-**研究者奖” 本网讯 近日,信息工程学院中医药大数据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胡芳教授在智能机器人导航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经过专家提名和多轮评审,荣获国际学术组织ScienceFather颁发的2023年“国际青年科学家奖—**研究者奖” (Best Researcher Award International Young Scientist Awards ScienceFather)。 “Best Researcher Award”(**研究者奖)旨在表彰在创新研究方面有着重要贡献和杰出成就的学者,2020年至2022年获得该项奖项的学者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
为推进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家一流专业建设,10月27日下午,杨福增教授组织机械工程系教师在9402会议室参加了西北工业大学举办的线上“机械学科发展论坛”,共同聆听了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哈尔滨工业大学王黎钦教授所做的精彩报告—“漫谈基于能力培养导向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 王黎钦教授紧密结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密歇根州立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著名高校成功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优秀教材,从全国机械设计课程现状调查结果、机械基础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成果、国外教材与教学体系调研谈课程教学改革等三方面,对机械设计课程的教改与建设进行了生动阐述,包括新工科、课程思政、以学生为中心等教学理念及其具体做法。 王秘书长强调,应着力扭转“重知识、轻工程、轻产品设计”的教学理念,应积极推动“工程牵引—问题驱动—能力导向”的教学模式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简称“上海交大电院”)是目前学校规模最大、办学实力最强的学院之一,其前身可溯源至百年前的电机专科,具有中国电气工程师“摇篮”之美称。学院现有教职员工950余人,在读学生近万名。学院拥有全国第一大电类学科群,涵盖八个一级学科,在2021年QS国际学科排名中,电子与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系统两大学科群分别位列全球第25名和29名
工学学士,管理学硕士。1978年清华大学建筑系学习,1986年起在中央财经大学任教。 研究方向:房地产、建筑学、城市建设与发展等方面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