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
此次论坛由复旦大学城市生态规划与设计研究中心、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与美国萨福克大学(Suffolk University)联合举办,萨福克大学的Patricia Hogan 教授与复旦大学王祥荣教授任共同主席,萨福克大学校长在线通过视频致贺词。本次论坛包括区域可持续性研究、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服务、环境化学、环境评估、可持续发展城市设计、可持续发展等多个专题,旨在通过全球化视角讨论与交流国际城市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来自美国萨福克大学、麻省理工、波士顿大学、东北大学、哈佛大学、波士顿市政府及中国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上海师大、上海市环科院等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及研究生近百人参加了此次论坛交流
双方将共同设立“大数据联合创新实验室”“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基地”,联合培养多领域人才,联合开展项目攻关,推动形成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效应。 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凯原法学院和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等多个学院将以“技术、法律、应用”为驱动点,充分发挥跨学科优势,与市大数据中心开展深度合作。 双方合作将重点聚焦公共数据和“一网通办”两大领域,通过理论与应用实践相结合,着力提高数据治理能力,增强数据管理水平,升级数据安全技术,推动完善数据法律体系,夯实上海“智慧政府”的“底座”建设
我当时收到了新加坡国立大学金融工程,博科尼大学金融会计的offer 语言成绩雅思7.5,GPA 3.7,本科是上海交通大学经济学。除了自己本专业金融工程,经济学以外,我对金融学,数理金融等都有涉猎。 在海外的生活比较充实,而且没有国内的 PEER PRESURE,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公共管理学博士(2008年,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卫生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公共经济与社会政策系副主任。先后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进行了博士后研究(2010-2011年)、在耶鲁大学担任了访问副教授(2016-2017年)。主要研究方向为医疗卫生政策与社会保障、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主讲本科生或研究生课程《公共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等
吴国松,男,工学博士,河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获河海大学学士学位,2003年获河海大学硕士学位,2007年获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2007-2009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出站后晋升为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
3月18日,在上海交通大学的种植园艺劳动课上,学生在教学楼走廊边的种植盆内栽种花草。 种玫瑰,学电工,学野外生存,学园艺养护……春季开学后,上海交通大学广泛开展劳动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们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砺意志,在实践中体悟劳动价值、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 3月18日,在上海交通大学的野外生存劳动课上,学生们在校园大草坪上的“驻扎点”快速扎好帐篷(无人机照片)
大公网3月1日讯 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联合中国科教评价网近日推出《2016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咨询报告》,根据世界一流大学特征、标准及中国高等教育实际情况,推出新的“中国一流大学排行榜”,其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占据前三位。 据《新京报》报道,此次是RCCSE连续第13次发布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结果。报告显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武汉大学稳居前5,其次分别是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4月24日,上海药物所党政联合办、离退休办公室、《家庭用药》编辑部联合举办“疫情期间老年科专家谈常见病的识别与防护”专题讲座。讲座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主任医师、心血管病专业医学博士刘建平教授主讲。药物所离退休老同志、在职职工及其家长等800余人通过线上形式收听,讲座由党政办副主任、工会副主席方婷以及离退休办公室主任沈丽萍共同主持
(网经社讯)9月14日,电商产业链综合服务商“网经社”正式推出“专家智库”服务。该服务基于网经社拥有的逾1000位专家团,囊括专业分析师、实战专家、研究专家、培训讲师、高校教授等专家资源,面向政府、企业提供:规划编制、研究报告、年度顾问、专题培训、企业内训、定制游学等服务。 专题培训:提供全面、系统、专业、实用的电商相关领域专题培训; 企业内训:根据企业管理及业务实际情况,组建专家团队打造落地课程,提供一站式培训定制服务; 定制游学:根据需求定制行程安排,组织前往电商发达城市,参访标杆电商企业/园区深度现场考察游学; 合作办学:负责培训项目的课程设计、师资安排、考察企业/基地、招生宣传等系列服务
新葡萄京官网智能制造与信息工程研究所郑宇副研究员课题组长期从事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复杂网络、智能制造系统(CPS、DT)、数据分析和挖掘的研究工作。因科研和团队发展需要,现面向海内外诚聘博士后研究人员2名,从事制造信息工程、智能制造系统、数据分析和挖掘方面的研究,欢迎有志于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青年学者加盟。 1. 具有智能制造、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或工业工程等相关专业方向的博士学位; 2. 在产品数字化研发、制造信息工程、知识工程(KBE)等方向有相关研究经验,在主流期刊发表过高水平学术论文者优先; 4. 具备良好的英语写作能力,能够撰写科技论文; 5. 热爱科研工作,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以及沟通协调能力; 6. 责任心强,具有诚信踏实的科研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团队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