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培养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研究、施工、管理、投资、开发等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本专业方向开设的主要课程除公共必修课外有:建筑制图、测量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建筑材料、土力学及基础工程、混凝土及砌体结构、钢结构、房屋建筑学、建筑施工与管理、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大跨结构、结构抗震、深基础及山区地基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方向毕业生可到建筑系统所属单位、建筑设计部门、施工工程局、市政工程局、房屋开发公司,以及各单位基本建设部门工作
培养方向:培养掌握空间信息获取、处理、分析、表达与应用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现代空间测量技术、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具有坚实的数学、外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和良好业务素质的高级测绘科技人才。 教学计划:测量学基础,空间测地理论与技术,影像与制图,物理测量学,地球物理大地测量学,海洋测绘,高等测量平差,地球内部物理,地震地质学基础,全球地球动力学,天体力学等。 职业资格证:大地测量员、摄影测量员、地图制图员,工程测量员和房产测量员、地籍测绘员
伍又宜博士测量师是资深的工料测量师及企业家,从事建造业逾40年,并创立贝镭华顾问有限公司,办事处遍及香港、澳门、深圳、成都及悉尼,员工超过180人。伍博士拥有多项专业资格,包括香港注册营造师、香港注册专业测量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造价工程师及澳洲注册工料测量师;亦是香港测量师学会、澳大利亚工料测量师学会、香港营造师学会和英国特许建造学会的资深会员;并担任香港营造师学会荣誉会长。 伍博士热心社会服务,现任“中国香港(地区)商会-四川”执行委员,香港品质保证局董事、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客席副教授及四川长江职业学院特聘教授
温州医科大学应用心理系副教授,心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访问学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浙江省151人才项目第三层次,温州市551人才项目第二层次,温州市瓯海区人大代表,温州市政协智库专家,主持国家、省社科基金多项课题,主要致力于特殊人群心理和行为问题研究。 擅长咨询领域:婚恋观和情绪调节。 平台保证资金安全和服务规范,未消费金额申请即退
王少平,女,1965.08,河南省永城市人,教授,本科学历,硕士学位,1984年毕业于河南百泉农业专科学校果树专业,留校任教,1991-1992年赴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学习,后从事花卉学的相关教学工作至今。先后主讲测量学、观赏园艺学、花卉学、插花艺术、室内绿化装饰等课程。研究方向:花卉栽培生理与花卉应用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College o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简称:“地星学院”)成立于1978年,原称“地学部”,由遥感科学家徐冠华院士出任首任院长;2002年9月9日,更名为“地球科学学院”;2018年2月8日,更名为“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学院设有大气科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等一级学科5个,涵盖专业方向38个;校本部拥有气象学、固体地球物理学、地球动力学、构造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等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拥有气象学、物理海洋学等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拥有地球物理博士后流动站1个。截至2019年底,校部拥有中科院院士6人,“杰青”3人,“优青”1人,其他各类高级人才9人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心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初步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能够在科研部门、教育机构和其他企事业单位,针对不同的领域(例如但不限于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经济决策、公共关系、市场营销、广告策划、工业与商业设计、公安、军事、体育(含传统保健体育)、文化艺术、航空航天、医护、社会工作等)从事相关的工作或继续攻读相关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心理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心理学实验研究设计、分析方法以及查阅、理解和写作专业文献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心理学的实证以及相关的统计、测量技术,具有从事相关方面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基本能力。 1.具有良好的中英文语言运用能力,能够利用计算机以及信息技术进行文献检索、数据和文字处理等工作,具有一定的文学、哲学、历史学、人类学、政治学、艺术、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人文社科方面的知识,具有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2.掌握心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心理学的实证以及相关的统计、测量技术,掌握心理学实证研究设计、分析方法以及查阅、理解和写作专业文献的方法,了解心理学科的专业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具有初步的对实践领域的具体应用问题的敏感性和解决能力; 3.具有知识获取、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政治分析能力、较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和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与他人和谐交往的能力及良好的适应和心理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结合地理学、地图学、测量学、遥感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一个综合系统,是集数据输入、存储、查询、分析、决策和显示地理参考信息的计算机系统。GIS也从最初的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逐渐发展成为更加宽泛的地理空间信息系统(Geospatial Information System)和地理信息服务(Geographic Information service),其涉及的范围从地球表面发展到地下空间、海洋、大气层,乃至太空和微观的生物体内,其表达的方式也从静态发展到动态乃至实时,从原来服务于“数字地球”、“数字城市”发展到当下的“数字孪生”。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隧道逃生管道的尺寸规格一般是DN800,800*30mm,隧道逃生管道外径为800mm,管道壁厚为30mm,这种规格的设计是根据人体结构学原理和人体爬行的舒适度。根据应用人体测量学的先驱美国著名专家阿尔文·R·蒂利对人体测量学的研究成果可知,人在爬行移动时,较舒适的情况下爬行高度为800mm,爬行长度为1520mm。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被称为”令人惊异的工程塑料”,抗冲击性能非常强,即使受到地壳的强烈变动,例如地震等,管道也不会出现断裂,只会发生轻微的变形,目前几乎无法测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的抗冲击极限
大地测量与形变研究室由始建于八十年代的空间大地测量研究室和地壳形变与地震研究室演变整合而来,主要是以现代大地测量学为主导,结合地壳形变和地球动力学,开展大地测量学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及应用。主要技术手段包括北斗/GNSS、SLR及InSAR等空间技术以及传统的潮汐形变观测技术(水管倾斜仪、垂直摆、水平摆、洞体应变、体应变、钻孔应变、钻孔倾斜等),主要研究内容为现今地壳运动(包括:区域地壳变形、断层运动、地壳应力应变、地壳介质变化)与地震孕育发生的关系、形变前兆机理、中长期****,并开展大陆动力学、地球陆海变化及其环境影响、演化规律等研究,开展全国固定台站倾斜应变、钻孔应变和流动长水准、跨断层水准等观测手段技术研究和数据产品标准化服务。通过跟踪国际现代大地测量观测技术的最新发展,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提高我国现代大地测量的理论与观测技术水平,推进其在我国地震科学事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