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热岩
地热发电是什么? 地热发电是利用地下高温热水和蒸汽为动力源,把地热能转换为机械能,再把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能量转变过程。地热发电是地热利用最重要的方式,与其他发电方式相比,地热发电建厂投资相对较低,设备利用时间长,不受天气季节变化的影响,发电稳定,能源利用效率高。且地热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地热发电不需要燃料,没有污染气体排放,避免破坏生态平衡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坐落在首都北部生态新区的北京市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京北校区,采用单井循环换热地能采集技术作为全校师生冬季供暖,夏季制冷,同时还保证了学校的游泳馆和生活热水的加热,节能减排又高效清洁。 恒有源浅层地热能供暖项目践行“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按照“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居民可承受的方针”的清洁供暖指导方针,通过“煤改浅层地热能”的清洁自采暖项目改造,有效提升农村地区居民生活品质,降低居民供暖成本。 恒有源集团浅层地热能智慧供暖(冷)不仅通过创新的技术为居民在冬季中带去舒适的供暖温度,也通过节能减排,协助打好防污攻坚战,为社会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迎接北方供暖能源新时代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党委书记、局长赵平拜会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宗言并共同见证中煤国地控股有限公司与中铁资本有限公司合作协议签约 来源: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日期:2019-11-26浏览量:580 11月26日下午,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党委书记、局长赵平在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总部拜会了中国中铁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宗言,双方就加强业务领域协同、开展深层次合作进行了座谈交流。中国中铁党委常委、财务总监杨良,总经济师马江黔;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副局长、党委委员范宝营,总会计师、党委委员于学平,副局长、党委委员徐小连,总经济师姚志祥,工会主席兼规划发展部部长于运强参加座谈。 赵平介绍了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的基本情况、“6+1”产业布局,以及认真贯彻党中央战略部署,践行“地质+”发展理念,积极投身“透明地球”“美丽地球”“数字地球”建设,在中深层地热能“取热不取水”技术、干热岩资源开发技术和关闭矿山治理、土壤修复等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并希望与中国中铁加强合作,共同履行好央企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贡献
何继善院士应邀参加“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干热岩开发战略研究高峰论坛” 2020年11月25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城市地下空间及能源研究院成立仪式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干热岩开发战略研究高峰论坛”在深圳成功举办,继善高科名誉董事长中国工程院何继善院士应邀出席。会上研讨了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干热岩开发战略目标、整体方案设计、战略方案评价以及保障措施。 参加此次论坛的院士、专家还有:中国工程院谢和平院士、曹耀峰院士、赵文智院士、陈晓红院士、郭旭升院士、金智新院士、刘合院士、孙丽丽院士、徐扬生院士,中石油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焦方正,东华理工大学校长孙占学,中国石化新星石油有限公司新能源研究院副院长李瑞霞,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路保平,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郑和荣,中石化集团公司首席专家曾义金,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专家张英、曾彦等
11月12日,王景雄局长带领局有关处室和勘查院负责人,来到成都西油联合石油天然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简称:西油联合)座谈,就联合开展共和盆地干热岩资源的进一步勘查和开发利用工作,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商议,达成了合作意向。西油联合总经理牟德刚、副总裁刘昌魁等参加了座谈,介绍了公司的基本情况和新能源开发利用方面的技术优势。 西油联合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于2006年3月创建,是恒泰艾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石油天然气和地热新能源勘探开发一体化工程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为客户提供勘探开发、钻完井工程、增产工程、采油(气)工程、地面工程等一体化方案设计与工程服务
近年来,我国清洁可再生能源持续增长,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正加快构建,推动能源绿色发展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成为新时代能源发展的主题。为全面反映2018年我国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情况,为社会提供进一步了解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信息,近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重磅发布《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 据中电传媒电力传媒数据研发中心及舆情监测室综合数据统计显示,截至本周,已有包含《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中国电力报》、中国电力新闻网、《中国能源报》、凤凰网、新浪、搜狐,各行业微信公众号等约40家主流媒体、行业媒体、网络媒体对《报告》内容进行了即时报道和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