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起义
剧情: 1927年10月,南昌起义部队在潮汕遭遇重创,朱德、陈毅、王尔琢率领一支队伍,从粤北往赣南出发。沿途遭遇地方反动武装的袭击,加上缺医少药,长途奔袭,部队处境艰难,在一个叫天心圩的地方,朱德对部队进行整顿,对持悲观情绪和要求回家的战士进行了遣散。剩下的800余人去哪里?革命的道路怎么走?这成了横亘在每个人心里的一块大石头
7月26日,金刚煤矿经营党支部组织30名党员参观了朱德元帅故居纪念馆,开展缅怀先烈红色主题党日活动。 纪念馆的5个展厅,陈列展示的是朱德元帅在青年时期和在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社会主义时期的生平事迹及文物,以时间为主线,通过大量的实物和图片,再现了朱德同志由一个佃农子弟成长为一代伟人的光辉一生。 烈士英名永载史册,革命精神万古长存
新晋中将张红兵已出任东部战区陆军政委,升任副战区级,他此前为第76集团军政委。 据东部战区陆军微信公众号“人民前线”报道,12月27日下午,一等功臣、“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谭斌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东部战区陆军党委机关举行。东部战区陆军司令员徐起零、政委张红兵,部门以上领导、机关干部和直属队官兵代表现场聆听报告
郭沫若是二十世纪中国的文化巨人,他以充满革命激情的诗歌创作,歌颂人民革命,是中国新诗歌运动的奠基者,他所创作的历史剧,被***评价为:是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不过郭沫若虽然学术贡献突出,但其为人颇被世人诟病,其原因主要在于郭沫若曾经抛弃了日本的结发妻子,很多人因此质疑他的人品。 郭沫若早年在嘉定高等学堂学习,从小就接触了民主思想,成年后郭沫若曾远赴日本留学,在九州大学学医,后来五四运动爆发,身在日本的郭沫若也投身于新文化运动,这个时期的郭沫若身上有一种狂飙突进、追求个性的浪漫精神,这种不同于日本人的特点让他获得了少女佐藤富子的青睐
[专家点评] 近现代郭沫若 行书轴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URL])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郭沫若(1892——1978年),原名开贞,乳名文豹,号尚武,常用名鼎章,笔名沫若。四川乐山人。早年就读于成都高等学校理科,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医科,在福冈与中国留学生组成文学团体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