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史
陈洪捷,北京大学博雅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高等教育理论、高等教育史、国际比较高等教育、中德学术交流史等。北京大学中国博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创建主任、《北京大学教育评论》主编、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蔡元培研究会秘书长。 本次讲座主要聚焦两个问题,首先讨论国内学者对德国教育的认知及其变化,这种认知决定了国内学者开展德国教育研究的基本出发点,也影响着关于德国教育的研究趋势
1989年北京大学考古系本科毕业后一直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从事研究工作。2006年评为研究员馆员,2007年聘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汉藏艺术研究所副所长,2009年聘为故宫博物院藏传佛教文物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2005年来,先后在四川甘孜阿坝地区、甘肃省永登地区、西藏地区领导和参与了汉藏佛教美术田野调查工作,将文献研究、故宫藏品研究和田野工作紧密结合,并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发现
陈洪捷教授,教育学博士,北京大学博雅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博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教育评论》主编、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议组成员,欧美同学会德奥分会副会长,蔡元培研究会秘书长。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创建主任,《北大德国研究》创建主编
Crossroads: Studies on the History of Exchange Relations in the East Asian Word (《纵横:东亚世界交流史研究》)系Prof. Angela Schottenhammer(萧婷教授)主编的以关注东亚海洋史、文化交流史等为主题的期刊,自2010年创刊以来,在东亚史研究领域产生了较大影响。第1-8期题名与摘要(英、中、日、韩)详下。 第8期目录与摘要 Table … 阅读更多 »《纵横:东亚世界交流史研究》第1-8期目录与摘要 Crossroads: Studies on the History of Exchange Relations in the East Asian Word (《纵横:东亚世界交流史研究》)系Prof. Angela Schottenhammer(萧婷教授)主编的以关注东亚海洋史、文化交流史等为主题的期刊,自2010年以来已经发行了8期,在东亚史研究领域产生了较大影响
日本著名学者大庭�(1927―2002)曾任日本关西大学教授、名誉教授,皇学馆大学教授、校长,大阪府立近飞鸟博物馆馆长。其治学领域涉及中日交流史与秦汉法制史,著述宏富,影响颇深。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两部著作,奠定了他在相关学术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地位:《秦汉法制史研究》(1982)汇其30 年来治秦汉法制史、简牍学系列成果为一帙,其中的汉令研究、汉简册书复原皆为名篇,广为学界所知
据新华社电在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中国旅美学者、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苏文菁指出,纪念郑和下西洋就是要重新恢复中国海洋文明在中国历史上应有的地位。 苏文菁表示,郑和下西洋是中国海洋文明发展的集中显现,也是世界海洋文明的经典篇章。中国是个海陆文明兼具的国家,中国的陆地――农业文明已众所周知;而海洋文明却 一直处于边缘状态
由国史教育中心(香港)主办,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合办,部分项目有优质教育基金赞助,并获香港教育局等众多团体支持的“年度中国历史人物选举2022”系列活动,以“泽披中外,安邦睦邻”为思考方向,由专家学者推举五位中外文化交流史上著名的历史人物:张骞(汉朝)、玄奘(唐朝)、马可波罗(元朝)、郑和(明朝)、郭嵩焘(清朝) 为候选人,供参与者投选(欢迎学生及家长投票)。 * 让学生了解到中国历史人物对国家及社会文化的贡献,提升其学习国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的认同。 学生可到有关平台观看候选人参选短片及了解有关各历史人物之生平、事迹等等,继而投选当中一位你认为赋有特别历史意义的人物作为年度代表
1989年北京大学考古系本科毕业后一直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从事研究工作。2006年评为研究员馆员,2007年聘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汉藏艺术研究所副所长,2009年聘为故宫博物院藏传佛教文物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2005年来,先后在四川甘孜阿坝地区、甘肃省永登地区、西藏地区领导和参与了汉藏佛教美术田野调查工作,将文献研究、故宫藏品研究和田野工作紧密结合,并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发现
本报讯 (首席记者顾一琼)在昨天举行的沪港合作会议上,上海西岸与香港西九文化区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西”合作正式开启。未来五年,双方将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打造“双西”特色文化区品牌,助力沪港两地文化大都市建设。 香港西九文化区坐落于香港维多利亚港边,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文化项目之一,集艺术、教育及公共空间于一身,立足于创造一个多姿多彩的文化地带
本报讯我国著名梵语学家、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东方语言文化系教授金克木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8月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金克木先生生于1912年,安徽寿县人。1930年到北京,开始从事翻译工作和文学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