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理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七研究所职工医院地图信息由第三方公司提供。由于技术原因,部分医院位置可能不精确,本地图仅供参考。 本地图显示的位置为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建设学院雄楚大街东校区北门
美国Supelco公司产品-固相微萃取(Solid Phase Micro Extraction),1994年获美国匹兹堡分析仪器会议R&D100项革新大奖,是一种应现代仪器的要求而产生的样品前处理新技术,几乎克服了以往一些传统样品处理技术的所有缺点,集采样、萃取、浓缩、进样于一体,便于携带,真正实现样品的现场采集和富集,能够与气相、气相-质谱、液相、液相-质谱仪联用,有手动或自动两种操作方式,让更多的分析工作者从重复、烦琐的操作中解脱出来。广泛应用于环保及水质处理、临床药理、*案件分析、制药、化工、国防等领域。 固相微萃取(SPME)非常小巧状似一只色谱注射器,由手柄(Holder)和萃取头或纤维头(Fiber)两部分构成
主要任职:现任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副院长、中南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中南大学湘雅医学检验所副所长、遗传药理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遗传药理学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主任、湖南省个体化药物治疗咨询指导中心副主任,国家心血管药品临床研究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基地客座教授,湘南学院药理学重点建设学科指导教师 郑州人民医院院士专家工作站驻站专家。 [2]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009 [3]作为中华医学会首批推荐专家入选中国科协高层次人才库|2008 [4]首批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2008 [7]美国印第安纳大学颁发的“优秀博士后研究者”|2004 [11]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001
澳门新新浦京自创立以来,秉承以创新药研发为核心驱动力,以学术引领为核心牵引力构筑了创新药的研发战略,确立“自主化+社会化+国际化”三位一体研发模式、整合国内外优势资源,在创新药研发和学术引领上形成了优质的布局和突破。 澳门新新浦京高度重视创新药研发及学科技术平台的建设,并设立了博士后工作站。目前已完成了创新药开发全周期的高质量技术平台,包括:1、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平台;2、出血性疾病药物北京市工程实验室;3、创新药研发及靶向抗肿瘤药物创新平台等
张锦林,主任药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南通大学兼职教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江苏省青年医学人才,南通市医学重点人才,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委员兼青委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药理学会临床药理专委会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稽查协作组委员兼副秘书长,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数据核查检查员,《医药导报》杂志编委,《中国药房》网络版杂志编委。 长期从事临床试验和医院药学相关工作,近年来主持省市级科研课题3项,以第一完成人获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二等奖、江苏省肿瘤科技进步三等奖、南通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南通市优秀中医药项目一等奖等奖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3篇,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药物治疗学》等教材3部,获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
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药学部主任。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苏省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组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临床药理学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药师协会副理事长,卫生部合理用药专业委员会临床药学组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药房装备与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INRUD/中国中心络“个体化药物治疗组”组长
临床试验(英语:Clinical trial)是一种根据研究方案利用已上市药物或安慰剂作为对照组的方式,对药物或其他医学治疗在受试者身上进行比较测试的过程。在临床试验中,研究者要先决定所要测试的疗法,例如药物或装置,再决定用哪种疗法与它比较,以及须要找哪一类型的病人来作为测试对象。治疗用药物的话要证明它能有效延长病人的生命、减轻特定症状或降低不良事件之发生以改善病人生活品质
本报北京12月20日电以眼科和耳鼻喉科闻名于国内外的北京同仁医院,今天新开设了拥有雄厚技术实力的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 该中心建立在同仁医院原心内科的基础上,中心引进了一个8人组成的优秀人才团队,包括7名博士(其中2名博士后),1名硕士。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36岁,分别在心内科临床、介入、电生理、超声心动检查、心外科和临床药理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理论水平与丰富的实践经验
刘正印,男,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院内感染(各种病原菌引起的感染,包括艾滋病的各种机会性感染),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药物治疗等,抗感染药物的临床药理。对各种发热原因不明的疾病的诊治有着独到的见解
广州中医药大学(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是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广东省“211工程”建设高校,教育部首批“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和“中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改革试点项目”高校,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具有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资格高校,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卫生部临床药理研究基地、中国中医药师培训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是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两所中医药高校之一。 广州中医药大学办学基础为创立于1924年的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广州中医学院,是新中国首批4所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199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现名;原属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于2000年转为中央和地方共建,以广东省管理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