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好的科学思维、素养和创新意识;具备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熟练应用计算机的能力,从事与地球信息科学相关的理论研究、产品设计、软件开发、工程应用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除大学理工科本科规定的公共课、基础课外,学习的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主要有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数据库应用技术、地图学、遥感技术、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与经济地理学。 就业去向:学生毕业后,能在城市、区域、资源与环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软件工程、信息系统的应用和管理等工作,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信息系统软件公司从事相关的科学研究、理论教学、软件开发工作
该专业主要研究空间、电子、信息、激光、惯性等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并研究利用这些技术测定地球与其它星体形状、建筑物(构筑物)的三维特征及其与指定参考系的关系、地球重力场及其内部物理特征、运动物体的特征及其多维参数,研究这些技术在工程、工业和人类生活中应用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矿山测量学、测量学、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大地控制测量学、工程测量学、摄影测量学、数字图像处理、遥感原理与应用、地图投影、计算机制图、地理信息系统原理、GPS原理与应用、地图学、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地籍测量学、数字化测图技术及应用等。 培养能掌握空间信息获取、处理、分析、表达与应用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现代空间测量技术、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具有坚实的数学、外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和良好业务素质的高级测绘科技人才
教授,博士(后),博士生导师。现任信阳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院长,河南省水土环境污染协同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河南省淮河流域遥感大数据与智能分析工程研究中心 主任。兼任教育部地理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教育委员会委员
管理机构导航 党政办公室 组织部 宣传统战部 学生工作部 (学工部、武装部) 纪委办公室 工会 团委 离退休工作处 发展规划处 教务处 科研处 人事处 财务处 国有资产管理处 审计处 产教融合处 国际交流合作处 保卫处 后勤管理处 教师发展中心 实验设备管理中心 学术理论研究部 资产经营公司 档案馆 教学单位导航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测绘工程学院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理学院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外国语学院 艺术与设计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体育教研部 研究生部 继续教育学院 图书馆 网络信息管理中心 工程训练中心 来源: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17日 点击数: 近期,中国测绘学会及其分支机构先后召开换届会议,组建形成了新一届机构成员。我院7名教师在换届中分别当选为中国测绘学会理事及分支机构委员。 杨泽运当选中国测绘学会第十三届理事会理事、中国测绘学会矿山测量专业委员会委员; 侯建国当选中国测绘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测绘学会工程测量分会委员; 王强当选中国测绘学会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测绘学会大地测量与导航专业委员会委员; 司海燕当选中国测绘学会矿山测量专业委员会委员; 梅晓丹、李丹当选中国测绘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委员; 刘妍当选中国测绘学会对地观测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测绘学会科学普及工作委员会委员
生物地理学是研究生物群落及其组成与分布的科学。这门科学还很年青它的任务范围还没有完全决定。任务之一是研究动植物间的各种关系
专业介绍:原名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研究地理信息采集、分析、存储、显示、管理、传播与应用,及研究地理信息流的产生、传输和转化规律的一门科学。产学研合作、应用范围广是本专业的主要优势和特色。我校是于2010年开设地理信息科学(原地理信息系统)专业,2014年培养了首批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毕业生,同年获批省级专业建设与改造项目
按照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上公 布的《半岛体育2021年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方案》的有关要求,半岛体育认真组织完成了2021年公开招聘硕士工作,计划公开招聘硕士工作人员16人,经过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体检和考察等 程序,共确定拟聘用人员13人,现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2021年08月30日至2021年9月7日。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测绘工程■、地 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 固体地球物理学■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测 绘工程■、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固体地球物理学■ 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人工智能、分布式系统方向)■
1984年6月参加工作。九三社员,现任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地理信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地理信息工程研究所所长、国土资源部建设用地再开发重点实验室主任、广东省土地利用与整治重点实验室主任、广东省土地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广东测绘地理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广东省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土地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土壤学会理事、中国地理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测绘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土壤学会土壤遥感与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 1984年6月于中南林学院林业专业本科毕业,1990年7月于西北农业大学土壤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1997年7月于浙江农业大学土壤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1999年4月在华南农业大学博士后出站是,1999年4月至今在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信息学院任教,1999年被评为副教授,2002年被评为教授,2006年批准为博士生导师,2009年3-8月及2012年3-8月在香港科技大学访问交流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主要研究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立足于宏观、中观区域规划和土地管理,进行城乡规划设计、土地资源利用和规划、旅游资源规划、区域测绘制图等 城乡规划原理、区域规划、城市设计、居住区规划、小城镇规划、村庄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设计CAD、城市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学、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建筑制图、自然地理学等。 培养具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接受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立足于宏观、中观区域规划和土地管理,从事城乡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研究、教学、开发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 学生毕业后能从事各级政府规划管理部门、国土管理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建设部门,从事规划设计、国土资源评价及资源信息化管理、环境评价及管理等方面的公司及研究机构
学类说明: 关于经济理论、经济政策及经济决策的学习。相关课程及资格包含:计量经济学、经济史、区域经济、产业经济 、政治经济学等。 学类说明: 学习有关政府及政治原理或实务,也包含公民的权利及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