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器
为了从考古学上探究三韩时代(大致是中国的秦汉时期、日本的弥生时代)的东亚文化交流,“考古学视角下三韩时代的东亚文化交流国际学术讨论会”于2017年9月22日在韩国釜山博物馆举行。这次会议,是由韩国釜山博物馆和日本长崎县埋藏文化财中心联合举办的,当地文物考古人员、高等院校师生和市民计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中韩日专家集体讨论 会上,中日韩三国的4名学者先后作学术报告,分别从陶器、铁器和铜镜等方面就当时东亚地区的文化交流进行了探讨
电镀金合适用以金属材料,环氧树脂,夹层玻璃及其瓷器等各类材质上,依据镀金原材料的不一样,因此电镀金的工艺步骤也有所不同。 有机化学镀金 有机化学镀金也是很重要的一种镀金工艺,尤其是伴随着半导体材料产业发展,促进了有机化学镀金工艺发展和运用。 有机化学镀金的优点就是不用直接用开关电源,镀金商品放进镀金液中,根据熔融的金分子与化工品产生化学反应后,在商品上沉积产生镀金层
紫陶:中国四大名陶之一,名列紫砂之后,云南省建水民间传统工艺品,始于元末明初。用建水近郊五色陶土制作成型。经过画、雕、刻、填、刮、烧炼、磨光等大道工序手工制作而成
北卧石西遗址位于大王镇北卧石西村西南约100米处,遗址东西长约300米,南北约200米,总面积约60000平方米。 北卧石西遗址位于大王镇北卧石西村西南约100米处,遗址东西长约300米,南北约200米,总面积约60000平方米。经钻探文化层深约1.5米,包含物有红烧土颗粒、草木灰颗粒、泥质灰陶片,采集到的标本有夹砂罐形陶鼎、鼎口沿、泥质灰陶杯口沿、灰陶簋座、豆盘、灰陶绳纹鬲足、鬲口沿、灰陶器底等,据采集到的标本推断此遗址为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至汉代时期的文化遗存,延续时间较长,为研究该地区该时期的文化序列提供依据
这是1月26日在埃及塞加拉地区考古发掘现场拍摄的出土文物。 埃及著名考古学家扎希·哈瓦斯26日宣布,考古学家在首都开罗以南的塞加拉地区发现多座古埃及古王国时期墓葬,其中包括一具迄今为止在埃及发现的最古老、最完整的非王室木乃伊。 1月26日,在埃及塞加拉地区考古发掘现场,人们聚集在出土的文物旁
12月7日,观众参观“凌家滩文化展”。 在“凌家滩文化展”上展出的玉鹰(12月7日摄)。 在“凌家滩文化展”上展出的陶器(12月7日摄)
全自动磨床自身的加工的全过程来讲得话,大家事实上是会注意到它本身事实上是会被分为两大步走,其一点来讲得话,大家实际上是要确定它外磨平上边的加工加工工艺地面,这一方面来讲得话,实际上是能把全自动磨床加工的规定立即的制订好。 下面,相关全自动磨床的加工全过程来讲得话,大家实际上是要留意应该是要备好所需采用的机械设备以及其制成艺术品的机械设备,随后,大家实际上是应当要立即的测量好准确的每一个的它加工全过程上的程度,而且,其在必然的水平上来讲得话,实际上是要制订铣削自身的规定以及其常见时刻上的结转。 相关全自动磨床的以上2个全过程来讲得话,大家实际上是应该是要进行分析的,这是因为他们实际上是互相进行联系的
在公元前6000~前5000年中国发明了原始陶器。中国商代(约公元前17世纪初~约前11世纪)有了原始非金属材料实验机瓷器,并出现了上釉陶器。以后为了满足宫廷观赏及民间日用、建筑的需要,陶瓷的生产技术不断发展
12月12日至13日,西安半坡博物馆教育人员携品牌教育项目“原始部落快乐行”和学校课程“新石器学堂”走进了汉中市实验中学和中山街小学,在岁末,为这里的350余名师生分别带来了两场独具特色的原始文化盛宴。 本次活动得到了汉中市博物馆的大力支持,同时也是半坡博物馆与汉中市博物馆首次合作,联合举办的。每场活动开始前,首先由汉中市博物馆的教育人员讲述以“龙岗寺遗址”为主题的史前文化,再由半坡博物馆的教育人员导入本馆的特色史前文化,目的就是将两地的历史文化结合起来,让同学们在快乐的学习中感受远古祖先非凡的智慧和惊人的创造发明
位于雅典的国家考古博物馆,收藏了希腊所有古代遗迹的精华,是认识希腊古文明最生动的教材。特别是史前文明展示厅里,收藏了迈锡尼遗迹中挖掘出来的各种宝藏,为希腊史前历史空白的一页,画出一个鲜明的轮廓。而爱琴海上最重要的史前文明──基克拉泽文明,也在馆内完整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