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
本书为日本鲁迅研究的集大成者丸尾常喜面向大众读者撰写的鲁迅全传,以具体生活场景揭示文学作品的诞生秘密。作者语言风格明白晓畅,描绘出鲁迅面对原生家庭的束缚、留学生活的寂寞、职业生涯的苦闷、朋友的离世、兄弟的反目、包办婚姻与真切爱情的纠结时,所拥有活生生的软弱和痛苦,以及克服这些痛苦后展现出的伟大、坚毅。 全书分为9章,时间跨度从鲁迅出生一直到去世,以鲁迅生活过的城市(绍兴—南京—日本—杭州、绍兴—北京—厦门、广州—上海)为线索
写文章也要想做到“感情真挚”,抒发真情实感,切忌矫揉造作。《庄子・渔父》中说:“不精不诚,不能感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具体地说考生要注意以下两“真”:一是“事真”:这点主要指记叙
3月3日,日本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先生逝世,终年88岁。17日,中国作家协会向日本中国文化交流协会致唁电,对大江健三郎先生逝世表示哀悼。 唁电全文如下: 获悉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先生于2023年3月3日逝世,我们深感悲痛,谨对大江健三郎先生的逝世表示哀悼,向贵会并通过贵会向大江健三郎先生的亲属表示慰问! 大江健三郎先生是享誉世界文坛的日本作家
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文集以记事为主,饱含着浓烈的抒情气息,往往又夹以议论,做到了抒情、叙事和议论融为一体,优美和谐,朴实感人
我们的青春珍贵如金,白天工作,晚上消遣,虎咽快餐,牛饮咖啡,计算着生命的年轮,又窄又密的同心圆。那细致淡雅下午茶,留给迟暮老人牙。 黄昏时看夕阳,回味的却是少年时光
许钦松,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1998年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跨世纪之星”荣誉称号。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原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原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原广东画院院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广东美术馆学术委员会主任、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等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家喻户晓的回忆性散文集,比较完整地记录了他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脉络,在塑造了一些个性鲜明的人物的同时,将这些回忆融入理性的思考中,读来温馨而又受益匪浅。 [展开] [收起] 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树人,浙江绍兴人
为帮助同学们坚定理想信念,学习“四史”专题教育,12月11日16点,鲁迅艺术学院在三楼大教室举行信仰公开课暨臻美讲堂学习“四史”专题教育。特邀关工委刘菊芳老师担任主讲人,学院老师及学生会成员、入党积极分子聆听了此次公开课。 刘老师围绕“什么是信仰”“为什么要有信仰”“青年学子应该怎样做”等关键问题展开阐述
7下列不属于教师幸福精神性表现的是() 9高校履行好自身职能,最基本的,也是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好高校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10教师的良心是指教师从心灵深处意识到自己对学生、对家长、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并以此为基础积极履行自己的() 教师绩效制度改革提出,要增加职称在绩效工资分配中的权重。 从九十年代末开始,高等教育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通常称之为“大学扩招”
鲁迅之所以弃医从文,主要是因为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以及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首先,鲁迅在医学院学习期间,深刻领悟到了中国社会的黑暗和落后,尤其是对于贫苦人民的生存状况感到震惊和愤怒。他开始思考如何改变这种局面,逐渐形成了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革命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