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险
现场急救是在施工现场发生伤害事故时,伤员送往医院救治前,在现场实施必要和及时的抢救措施,是医院治疗的前期准备。工地发生伤亡事故时,应立即做好三件事:1.有组织地抢救伤员;2.保护事故现场不被破坏;3.及时向上级和有关部门报告。 发现有人触电时,应首先迅速拉电闸断电或用木方、木板等不导电材料,将触电人与接触电器部分分离开,然后抬到平整的场地施行人工急救,并向工地负责人报告
为加强集团公司两会期间消防安全管理,增强各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能力,提高预防火险意识,掌握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和能力,3月6日,泰山钢铁集团保卫部消防科在培训中心组织消防安全培训,本次消防培训结合消防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了各级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职责和消防检查的作用与意义,并结合近年来集团公司的消防事故案例,阐述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造成的危害,结合检修现场实际情况,讲解检修现场违规操作的危害,消防应急处置的方式方法。 通过此次消防教育培训,提高各分厂的消防安全意识,增强火险防范能力,为集团公司的消防安全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各单位主管消防科室负责人及消防管理员40余人参加本次培训
本文摘要:中新网北京3月14日电 (陈杭)每年1月1日至4月15日为森林低火险期。北京市森防办、市气象台于14日0时牵头公布森林火险橙色预警。 记者14日从北京市应急局得知上述内容
为进一步提高驻济办全体干部职工消防安全意识,切实做好消防安全工作,提高应对处置火险隐患的能力,7月7日上午,市政府驻济南办事处邀请山东省消防救援总队一级督导员刘计卫做消防安全培训,开展安全生产工作检查,同时邀请驻济办驻地所在街道和社区四位工作人员参加培训并指导工作。 刘督导分别从典型火灾事故、消防安全监督检查标准、常见消防安全隐患示例等几个方面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消防安全培训。培训结束后,刘督导对驻济办消防安全进行了检查,重点对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消防设施配备及运行、日常防火、电气线路安全等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了检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和《森林防火条例》《草原防火条例》及《云南省森林防火条例》等有关规定,为确保全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森林草原资源安全,有效预防和扑救森林草原火灾,切实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结合墨江实际,特发布如下通告: 一、全县森林草原防火期为每年1月1日至6月15日,其中森林草原高火险期为3月1日至5月31日。 二、森林草原防火期内,各级人民政府、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机构以及从事林业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云南省森林防火条例》,完善森林草原防火预案,落实森林草原防火责任,广泛开展森林草原防火宣传培训,强化防控措施,做好应急准备,及时扑救各类森林草原火灾。 三、森林草原防火期内,要严格管控野外用火,确需在林区、林缘用火的,必须按照规定进行审批,自觉接受森林草原防火机构和林草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为缓解本市旱情,增加水库蓄水,降低森林火险等级,本溪市人工影响天气领导小组决定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辽宁省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的规定,现公告如下: 一、实施人工增雨作业时间:从本公告发布之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止,根据天气条件适时开展实施人工增雨作业。 二、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区域:本溪市行政区域内
中国国家标准局于1998年在参照1988年同名标准与国际同类标准而颁布的工业阻燃服标准, 对以下诸方面作了详细规定:阻燃服的整体性能,衣料和缝线的阻燃性能, 衣服的机械性能,衣服的构造设计,加工制作, 成品标记和包装运输,检验方法等。 中国国家公安部颁布的消防救火员普通防护服的标准 规定内容有:阻燃服的整体性能,衣料和缝线的阻燃性能, 衣服的机械性能,衣服的构造设计,加工制作, 成品标记和包装运输,检验方法等。 本标准规定了结构性火灾消防防护服的标准,主要考虑的是对热和火焰加以防护
为响应国家第十七个“安全生产月”,进一步强化车间员工消防安全意识,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6月8日下午海天精工大港车间组织进行了消防安全培训及演练活动。 消防安全培训由区消防支队教员主讲,主要从消防器材介绍及使用、灭火方法及注意事项、火险隐患、应急自救常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丰富了员工的消防知识。为了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培训结束后,消防队员带领员工们在厂区空地进行了灭火演练,各员工轮流进行实践操作,最终熟练掌握了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2月3日),广东大部地区依然维持多云间晴的天气,但韶关、清远等北部市县天气比较阴沉,部分地区还有零星小雨“叨扰”。 昨天,广东大部地区以晴朗干燥为主,截止到中午12点30分左右,全省共有98个森林火险预警生效中,防火形势比较严峻。下午14点左右,广东大部地区的气温都在25℃左右,体感上比较热
满洲里市气象局实行上级气象主管机构与本级人民政府双重领导以上级气象主管机构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在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和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根据授权承担本行政区域内气象工作的政府行政管理职能依法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和气象主管机构的各项职责。1.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气象事业发展规划、计划的制定及气象业务建设的组织实施;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气象设施建设项目的审查;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气象活动进行指导、监督和行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