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
是次书展选录在这三年“疫情”间,本地出版有关“疫情”不同面向的书籍和期刊论文,分为公共卫生、疫下政策、经济就业、社会民生、教育发展、文学小品六个类别,让读者了解在这“抗疫之路”风云变色的环境下,澳门如何在进与退间求存,走出其独特的“生存之道”。 本次“诗说小城——澳门的新诗及诗词集”,精选逾四十本新诗及诗词集,透过不同年代的诗歌组成澳门诗人群像,感受诗人笔下的澳门、诗句保存的精神面貌与澳门人的性格;小至习以为常的生活琐事,大至惊天动地的天下大事,诗歌都一一体现出既平常又不平常的生活本质。 是次书展选录逾四十本图书,分为“时光倒流──澳门的回归历程与基本法的颁布”、“言简意赅──基本法的理论与实践”和“集思广益──基本法会议文集/文选”三部分,带领读者全面地回顾澳门回归,以至基本法起草、咨询过程的点滴,发掘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并加深大家对《澳门基本法》的认识理解
为进一步提升分公司干部职工职业道德操守、品德修养,引导党员干部崇德向善、崇俭尚廉,树立良好的家风家教,7月22日,包装制品分公司党总支组织开展了廉洁家风“道德讲堂”及“弘扬经典文化、传承良好家风”的主题诵读比赛。 此次活动,邀请了洛川县组织部王海峰老师担任主讲,讲授紧扣家风主题,围绕古往今来优良的家风,引经据典向大家分享家规家教和家训故事。在“弘扬经典文化、传承良好家风”主题诵读比赛中,11支参赛代表队激情澎湃,选手们声音洪亮、情感激扬,通过诗歌、散文的形式,或独诵、或双人诵,以饱满的热情和丰富的感染力将弘扬廉洁清正家风这一主题传递到每一位干部职工心中,通过各位选手们的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
【摘要】语文素养,用叶圣陶老先生的话说,就是:“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养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新课标也多次提出了“语文素养”的培养。众所周知,一种素养的养成是一项长期、持久的、艰难的的工作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营造富有激情、青春气息的校园读书氛围,同时,给同学们一个展现才能的平台。4月22日中午,潇湘职业学院师生代表齐聚多功能报告厅,共同参与“读经典·学新知·链接美好生活”为主题的朗诵比赛决赛,喜迎第24个“4·23世界读书日”。 前期,经过两轮紧张的初赛,有10名同学入选此次决赛
中国有一句谚语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意思是,在未去黄山之前,游览过中国最有特点的五座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恒山、北岳衡山之后,天下所有的山都不必游览了;可是,如果先游览了黄山,那么连五岳也不必去看了,由此可见黄山的独特和壮美。 黄山位于中国中南部的黄山风景区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黄山山高谷深,气候呈垂直变化,形成云雾多、湿度大、降水多的气候特点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党员干部道德修养。我公司党群工作部在现代哈森二楼会议室组织举办了《识汉字、习国学、做好人——解读汉字的文化基因》讲座活动,公司有关领导及中层干部共200余人参加。 3月25号上午,在商丘市作协副秘书长,市诗歌学会执行会长、京九晚报编委、商丘日报报业集团广告中心主任、市国学文化促进会副秘书长彭浩老师的带领下,解读汉字文化,领悟天地道德
基督教会诗歌《神为拯救人受尽痛苦》【诗歌MV】 1 神早已来在人世与人同受人间苦难,与人同居多年人也未曾发现他的存在,而神只是在默默地忍受着人间的寒酸之苦,作着他自己带来的工作,为着父神的旨意,为着人类的需要他忍耐着,受着人所未体尝过的苦,在人前悄悄地悄悄地伺候着人,在人前降卑下来,降卑下来,为着父神的旨意,也为着人类的需要。 2 因为神的工作必须得神自己亲自作,神自己亲自作、亲自说,人无从插手,所以神忍受了极大痛苦来在地上亲自作工,人代表不了神作的工作,因此神冒着高于恩典时代几千倍的危险降在大红龙群居的地方来作他自己的工作,费尽心思,救赎这班贫苦之民,救赎这班在粪堆里的人,救赎这班在粪堆里的人。
本网讯(通讯员 尤亮)12月10日下午,我校开展“共享阅读、共沐书香”图书捐赠活动。本次活动由校党群工作部、党委宣传部主办,火箭军大队党总支承办。校党委副书记李继文,副校长程辉建,党群工作部副部长任娟,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朱丽出席,各二级学院(大队)、职能部门领导、党员干部代表参加了本次捐书仪式活动
《译文名著精选:笑面人》是法国浪漫主义文豪雨果在其19年流亡生涯中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继《巴黎圣母院》之后的又一部浪漫主义杰作。小说通过贵族后裔格温普兰面容被毁后所经历的一系列遭遇,揭示了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描绘了一幅人民群众悲惨生活的画面。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19世纪伟大的诗人、剧作家、小说家、散文家,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在法国和世界文学史上享有盛誉
出版社: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联合电子) 本书是一本具有学术意味的文化旅游散文集。两位作者以当下香港的现实生活为背景或参照,怀着极大的热情和丰富的学养,深入探寻丝绸之路上中亚各国的前世今生,深刻体会大兴安岭、内蒙草原、湘西、九寨沟等地别样的风土人情。无论言及忽东忽西的突厥族、小亚细亚的文化历史、中古波斯的诗歌成就,还是介绍穆斯林在科学方面的贡献、龟兹石窟寺的变迁、后“五鼠”时代的开封府等,作者的描述不但另辟蹊径,令人耳目一新,而且不时流露出一种念天地之悠悠的透彻和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