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经济
德兴市新岗山镇体泉村从事布艺销售的网店有120余家,一年的总销售额过亿元,而带动全村“触网”创业的是村里曾经贫困的齐慧东。岁末年初,记者来到距离德兴市区40多公里,赣浙皖三省交界处的新岗山镇扶贫创业园体泉基地,实地探访体泉村民脱贫致富之道。 “我在基地务工,每个月收入超过2000元,加上现在的分红,这日子过得更开心了
1、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关于农村经济的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负责全县农村经济的执法工作。并提出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并指导实施;2、管理和指导全县农村“三资”(资金、资产、资源)、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3、指导全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和审计工作,督促乡村搞好四议两公开,特别是搞好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4、组织开展乡村两级财会人员的培训工作;5、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及相关政策,指导、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与发展、开展相关服务和监督;6、贯彻《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等法律法规;指导监督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实施农村承包地的确权工作、家庭承包地的流转和承包地托管等工作;7、承担减轻农民负担示范、监督和督查工作,组织开展农民负担专项审计工作,搞好“一事一议”奖补工作,协助涉及农民负担的重大案件查处和**处理;8、组织开展全县农村经济收入、农民收入、农民专业合作社与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情况的监测、统计和调整;拟定农经信息体系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9、指导全县农村经营管理体系建设,开展相关服务;10、管理和指导全县阳光农廉网络公开监管体系建设和“13710”工作制度督办系统工作;11、参与农村综合改革和有关农村社会事务工作;12、承办县委、县政府安排的中心工作。
从福宁高速的建设,到福鼎市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浙南产业转移,再到温福铁路、宁德核电站和沈海高速柏洋互通口的建设,柏洋村始终以超前眼光抢抓机遇,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踏浪前行。随着产业、空间、交通三大要素不断协同发展,一个集工业、农业、旅游、商贸、文化于一体的“大柏洋”逐渐成形,昔日的穷困山村变成“新、绿、亮、洁、美”的富裕文明新农村,先后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小康建设明星村”,2019年村财收入725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976元。 柏洋村的华丽转身,对我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截至8月10日,危房改造30户已入住,搬迁户入住137户511人。工业园区共62户,具备入住条件11户,已经入住9户,涂料完工13户,涂料作业21户,木工完工5户,木工作业6户,瓷砖完工2户。专项巡视问题已整改13项,正在整改4项
????8月31日上午,贵州桥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伯航代表集团公司与加勉乡人民政府以及党翁村村民委员会签订了“云上小屋”民宿酒店(乡村旅游活动中心)捐赠协议。至此,由桥梁集团于2018年底出资500余万元修建的乡村旅游活动中心将正式划归加勉乡党翁村集体经济所有。 ?从2016年开始定点包干从江县加勉乡党翁村、加模村及高增乡弄向村脱贫工作以来,桥梁集团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典型带动”的总体思路,精准施策,抓住产业这个“牛鼻子”,不断拓宽村集体经济收入渠道,积极增强村集体经济组织自我发展能力,想方设法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今年上半年养猪场预计可出栏500头猪,贫困户和村集体又可以分红了!”近日,万荣县西村乡典咀村村委会主任李远刚高兴地说。 典咀村地处稷王山麓,沟壑纵横,土地贫瘠,自然条件较差,共有278口人780亩耕地,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7户179人,是个典型的贫困村。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贫困户脱贫步伐,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2017年,典咀村在帮扶单位万荣县畜牧兽医发展中心的帮助下,积极与温氏集团对接合作,整合贫困户产业资金、畜牧部门帮扶资金和扶贫资金87.43万元,按照温氏集团设计,高标准建设了一栋占地5亩、存栏500头、年出栏1000头的标准化生猪养殖场
(原标题:我县建立农村集体“三资”智慧监管平台 助力乡村振兴) 为了进一步管好、用好集体资产,使其保值增值,建立集体资产动态监管机制,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充分应用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中去,堵塞“三资”管理工作的漏洞,预防集体资产流失,近日,文安县与河北新中大数据有限公司、农行、建行、邮储银行和农商行等4家银行共同合作建立了县新的农村集体智慧“三资”监管平台。 新平台的运用可以使村集体经济组织账户与银行系统直通互联,对资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实现平台智能规范记账、账户及账表管理、电子化支付、综合查询、预警监督、实时公开、大数据分析、信息发布等业务功能。 通过农村集体“三资”智慧监管平台建设,有利于推进“三资”管理规范化操作,可以大幅度降低基层“三资”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升工作效率;有利于减少“三资”管理中技术性错误的发生,有效避免记账错误及履行经济合同不及时、不到位等问题发生;有利于提高资产、资源的使用效率,促进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有利于提升政府部门制定农村政策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为农村经济社会长久稳定发展提供实时大数据分析和决策参考;有利于基层民主管理制度建设,扩大农民对“三资”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有利于农村依法治理,规避村干部在“三资”管理中的违规风险,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股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稳定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强力推进农村产业革命。聚合产业“八要素”,落实“五步工作法”,积极推行“党建+公司(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依托2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盛丰公司、台农公司)、42个合作社(民间合作社35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7个)发展经济作物,2020年完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11776亩。 二是强化示范带动,利益联结促增收
来源:证券时报 昨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决定。新修改的土地管理法从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等三方面进行了制度完善,其中,最大亮点是扫清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法律障碍,这一期盼已久的土地制度改革终于取得重大突破。 我国土地市场长期以来一直是由地方政府作为土地的唯一供应主体,而这种刚性的土地制度会带来一些弊端,如供应弹性不够等,同时也会导致土地要素成本居高不下
位于祁东县灵官镇灵官社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的爱君皮具乡村车间,日前迎来了参加衡阳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暨发展乡村车间现场推进会的与会人员。爱君皮具乡村车间员工罗荣华是灵官镇灵官社区人,前几年在广州一家箱包厂打工。去年11月,罗荣华回乡应聘爱君皮具乡村车间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