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聚变
预计太阳进行氢核聚变的时间会有多长? 太阳的内部领域包括核心、辐射层和对流层(图2-1)。核心是太阳能量的来源,是热核聚变的场所。 一旦温度达到15000000摄氏度,核聚变就会在云的中心,或核心,发生
工程技术的发展在提高人类物质文明和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对自然环境起了破坏作用。20世纪中期以来,暴露出来的严重问题有两个方面:资源(其中最严重的是能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的严重污染。能源方面,在改进核裂变动力装置、发展太阳能、地热、潮汐能、海水温差能等,可以减少对非再生的化石能源的依赖
机械工程一向以增加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的经济性,即以提高人类的利益为目标来研制和发展新的机械产品。在未来的时代,新产品的研制将以降低资源消耗,发展洁净的再生能源,治理、减轻以至消除环境污染作为超经济的目标任务。 工程技术的发展在提高人类物质文明和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对自然环境起了破坏作用
11月17日,蚌埠市科协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开展主题为皖美碳巡绿色生活“碳达峰、碳中和”专题科普活动。蚌埠市科协二级调研员常先波、各县区科协主要负责同志以及蚌埠市第七中学、怀远县淝河镇学区中心学校、五河县第二中学、固镇县第一中学等4所学校共300余名师生参加活动。 活动聚焦“碳达峰碳中和”以“‘皖’美‘碳’巡 绿色生活”为主题,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把广泛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科普宣传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
“核聚变,创无限”。12月19日,中国电信第二届“天翼云杯”劳动技能竞赛在福建厦门大学圆满收官。共青团团中央学校部副部长廉思、中国电信副总经理陈忠岳以及中国电信云计算分公司总经理吴湘东等领导出席发表讲话,并为获奖团队及选手颁奖
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将于近期完成新一轮升级改造,向芯部电子温度1亿摄氏度、100秒长脉冲等离子体的科研新目标发起挑战,力争将世界可控核聚变能源研究推向新高度。 “万物生长靠太阳,EAST拥有类似太阳的运行机制,因此有'人造太阳'之称。”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王腾博士说,煤、石油、天然气未来有枯竭的危险,还存在一定的环境污染,而“人造太阳”核聚变反应所需的原材料在地球上几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生成物也没有危害,被认为是理想的“终极能源”
近日,能量奇点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下称能量奇点)宣布完成首轮融资,融资金额近人民币4亿元,由米哈游和蔚来资本领投,红杉中国种子基金和蓝驰创投跟投。 能量奇点成立于2017年,团队成员来自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公司目前致力于探索可商业化的聚变能源技术。 核能源一直都是全球各国积极探索的新能源
本文摘要:今日,育碧旗下城市建设模拟游戏《纪元2205》公布了第二个大型DLC《轨道》,这款游戏由育碧Blue Byte工作室研发,新的DLC也将对全部玩家免费对外开放。这款游戏中,玩家仅有无空间的容许,将不会在无限的太空中探险,避免危险性并创建空间站。 这款DLC不仅还包括了一些新的可搜集资源和时限任务,同时也有两个steam成就,还获取了一些新的空间站装饰物
王晓钢,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学院物理系教授,国家大科学工程指挥部空间等离子体环境模拟研究系统首席科学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国家磁约束核聚变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物理学会等离子体物理分会主任、美国物理学会会士(APS Fellow);长期从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在聚变与空间等离子体物理的磁重联研究和复杂等离子体中波和不稳定性研究方面取得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曾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副研究员、美国Iowa大学研究员,大连理工大学特聘教授、高科技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教授、等离子体物理与聚变研究所所长,国际权威性学术期刊《Journal of Geophysical Physics-Space Physics》Associate Editor和《Plasma Physics and Controlled Fusion》编委等。
为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构建高水平研究生培养体系,并进一步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以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与人物素养、培养学术创新能力为目标,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邀请了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同学们带来高水平学术前沿和人文教育方面的知识盛宴。 罗天勇教授受邀开设了《核能科学与工程概论》和《工程设计中的材料选择》两门交流月线上课程。 6月13日下午,《核能科学与工程概论》正式开课,共计150人次参加了此次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