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一味白芥子,脂肪瘤、燥咳反酸、胸痛麻木、阴疽肿毒,皆可选用

#健康科普大赛#

开门见山,今天想和你聊聊芥子。

芥子

如果芥子大家不熟悉,芥菜,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了。

jie cai

芥子是芥菜的种子,几乎全国各地均有栽培,每年的夏末秋初之时,将成熟的果实采割下来,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后而得。

然而,市面上芥子有黄白之分。其中,白芥子个头稍大,表皮灰白色、或淡黄色。而黄芥子个头较小,表皮黄色或棕黄色。可见,即便是白芥子也是略带些许黄色。所以,大家千万别一看到表皮带有黄色的就是黄芥子,这里的黄与白都是相对而言的。

那白芥子和黄芥子到底有何区别呢?

简单讲,白芥子多药用,黄芥子多食用。

那这小小的一味白芥子有哪些药用价值,可用于哪些疾病呢?不妨花上个三五分钟,听远志一一细数:

脂肪瘤

脂肪瘤,是一种长在皮肤下面的瘤结,它不红,不肿、不痛、不痒,也不会化脓,对我们的身体并不会造成什么危害。

这疙瘩长在皮肤上,同样也长在了我们心上,一日不除,难免会让人惴惴不安。

有的人为了图省事,直接选择手术切除,须知,手术切除只是暂时的指标,并不治本,而盲目的切除,还容易刺激脂肪瘤的增生,所以,这也就是有些人切除脂肪瘤之后,反而滋生了更多的脂肪瘤的原因之一了。

朱丹溪曾经说过:“人身中有结核,不痛不红,不作脓,痰注也。”说的是,人身上的这个瘤结,主要是由于痰湿流注而成,在中医的认知中,脂肪瘤多属于“痰核”的范畴。

脂肪瘤多生于我们的皮肤之下,又被称为皮里膜外,属于人体比较偏僻的位置,而这偏僻的地方大多易守难攻,寻常药材很难攻进去。

就拿我们常讲的半夏来说,是化痰的好手,但相较而言,半夏更擅长化脏腑之痰。

而要是论及化散皮里膜外之痰,白芥子无疑是首选。

白芥子味辛性温,尤善行散,它就像是精准的狙击枪一般,直直地攻入皮里膜外,把里面的痰湿豁出去,外敷、内用皆可。

所以朱丹溪才会说:“痰在胁下及皮里膜外,非白芥子莫能达。”

白芥子

咳嗽咳痰

眼下正值秋季,凉风习习之中,又夹带着些许暑夏的余温,中医讲,风阳化燥。是故,秋季虽是气候宜人,但也是一年四季之中燥邪最甚的季节。

所以,一到秋季,尤其是在北方,燥邪就容易通过我们的鼻腔、咽喉、皮肤上的毛孔侵袭入人体,最后会师于肺中。而燥邪又属于阳邪的一种,同热邪相似,只不过没有热邪那么的灼烈。

燥邪入肺,灼伤津液,炼而为痰,肺为娇脏,哪容得下痰浊这些污秽,所以,人就会不由自主的咳嗽,为的就是把这肺中的痰浊咳出体内。

而治疗这种燥咳,明代医家韩天爵的《韩氏医通》中有一张非常有名的方子,名曰三子养亲汤,即白芥子,莱菔子、紫苏子三味药材。

药‬王‬孙思邈曾‬评价‬白芥子‬时‬就讲‬‬,"治咳嗽胸胁支满,上气多唾者,每日温酒吞下七粒。"

白芥子因长于豁痰利气,善将盘踞于肺中的顽痰一点滴一地排出体内,而在方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白芥子

胃气上逆

我们前面讲了,因为肺中有痰,所以身体会不由自主地咳嗽,就是为了把这个痰给咳出去。那通过什么来把这个痰浊咳出去呢?靠的是胃气。中医认为,胃主降。然,为了将这痰浊排出,只能动用一下胃气。

所以,大家回忆一下,有时候拼命地咳嗽,咳到最后,是不是就会有恶心想吐的感觉?其实啊,这就是胃气上逆。

《医学入门》中‬就讲‬白芥子‬善‬"利胸膈痰,止翻胃吐食。”

说的是白芥子不仅可以豁痰利气,帮助身体将肺中痰浊咳出,而减少身体催动胃气上逆;同时,还有治疗反酸呕吐的功效。

白芥子

胸胁胀痛

白芥子不仅可以用于清皮里膜外之痰,还可清脏腑之痰。

有些人饮食不节,过食辛甘肥厚之味;或是工作压力大,操劳过度,久郁生热生痰聚积于胸中,而致胸胁胀痛,都可以用上一些白芥子来作改善。

白芥子

然而,单味白芥子药力有限,可酌加半夏、陈皮等燥湿化痰的药材。

半夏

陈皮

关节麻木

有些人关节麻木、肿痛,这个时候同样可以用上一些白芥子来作改善。

那为何会有关节麻木肿痛的问题呢?

简单讲,还是痰浊留滞于经络所致。痰阻经络,阻碍了气、血、津液的运行,不通则痛,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因此而症见疼痛,加之气血不畅,而症见麻木,其所致局部的瘀堵,因而见肿。

陶弘景曾有言,"御恶气暴风,毒肿流四肢疼痛。"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也讲:"治痹木脚气,筋骨腰节诸痛。"

白芥子

阴疽肿毒

什么是阴疽?

简单讲‬,阴疽就是‬发生于肌肉或‬骨骼的急性化脓性的‬疾病,大都‬是由于患者自身气血虚弱,加之‬外感邪气侵袭,导致寒痰郁结于肌肉‬筋骨,多见‬患部肿胀无头、不热少痛‬、肤色不变等,多属‬阴‬证‬。

白芥子‬味辛性温‬,善‬温化‬寒痰‬,取适量‬白芥子‬将至‬捣烂‬外敷‬于‬患处‬即可‬。

值得一提的是,白芥子是辛温的药材,每次外敷不宜久敷。

白芥子

白芥子随功效良多,但终为辛温之品,是故,阴虚燥热者还须慎用。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白芥子多用于燥咳,若是肺虚所致的久咳并不适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