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人,生性正直,骨子里流淌的血液也都体现在了平时的生活当中。端个大老碗,圪蹴在村头碌碡上大口吃面,再来上一伴蒜。蹲在屋门口,晒着太阳,大口咥着油泼biang biang面。这是一份秦人的情怀,是一份思家的念想……。
小编是生在渭南,生活在外乡的游子。近日翻阅众多资料,整理出能够代表渭南的十一种面。友友们可以帮小编补拙,批评指正!
1、赤水扯面
赤水扯面经过华州人的代代传承,已经成为陕西面食的代表之一。
如今赤水扯面早已走出华州,成为省内外知名的人气面馆,历来有“东府佳肴”“华州魁首”的美名,它是华州人在美食界的一面旗帜。
有人说受大家认可的美食,其实是会说话的。赤水扯面之所以在三代人的手里顾客盈门、生意兴隆,根源来自最传统,最健康的制作方式。赤水扯面以其劲道,光滑,入口爽滑口齿留香,形成口口相传的绝妙口碑。
扯面煮熟之后,还需几道配料,但其中令食客趋之若鹜的,是祖传多年的传统臊子,特制豆腐与七八种调料熬制而成。这是赤水扯面的经典滋味。
选择赤水扯面这家百年老店,点一份丰盛的扯面套餐,那绝对是对味蕾最大的搞赏。一碗赤水扯面,曾令无数食客不辞路途艰辛,也要一品佳肴。
2、合阳踅面
踅面,是陕西合阳独有的地方风味,到现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中国最古老的方便面”。
踅面是用七成荞麦面与三成小麦面混合制作的一种面食。将面饹成大约一个铜元厚的圆饼,要烙熟,却不要焦黄。然后再一张张摊开,在木椽上晾凉。这样的踅面,冬天可保存十天半月,夏天可保存两三天。
吃时在开水锅浸泡两分钟,捞出,放进碗里,加少许粉鱼,调盐、醋、葱花、花椒面,再淋上辣椒油及熟猪油即成。
这样,吃起来,又绵,又润,又辣,香味浓烈,颇觉过瘾。
3、临渭区南七荞麦面饸饹
南七荞面饸饹是渭南市的传统小吃和特色小吃,在陕西省内和西北地区都小有名气。
南七饸饹用料讲究。南七饸饹所用荞麦,主要选用陕北产的优质荞麦;和面独特。和面是饸饹制作的一道重要工序。和面用的不是普通的碱水(苏打水),而是选用产自于富平县的青石烧制成石灰水;醒面和制剂严格。和面采用手工揉压至表面光滑;压制和熟化方法传统。 饸饹是用饸饹床子压制成形的。
南七饸饹的吃法多样。有凉调、热汤、油炒等。热汤又分肉臊子和素臊子两种。吃时将饸饹盛在大瓷碗中,拌上熟菜籽油,再调上油泼辣子、蒜水汁、盐、香醋、酱油,加上韭菜豆腐臊子或油炒葱花等,辣子的辣,芥茉的呛,臊子的香,饸饹的筋全都呈现出来。
南七饸饹的特点:料真,形好、面筋、味香、色艳。
4、大荔炉齿面
炉齿面是大荔的地方特色,起源稍早于宝鸡眉县,两地炉齿面分别是渭南和宝鸡的特色面食。
大荔炉齿面是把和好的面团揪成剂子,再将剂子擀成椭圆形薄片,然后对折,在折痕处每隔四分宽,用刀切成连刀条。因为展开后的面极像是“炉齿“,”炉齿面”因此而得名。
炉齿面盛碗后,浇上臊子,就成为一碗特色鲜明的炉齿面。
大荔炉齿面可谓选料严格,配料多样、工艺精细、面条柔韧光润、臊子香辣味浓,诱人食欲,誉满三秦。

5、澄城手撕面
澄城手撕面是渭南市澄城县的特色小吃。
该面食是用手工撕制而成故名手撕面。用手撕和用刀切出来的面在味道上有所不同。撕的面具有弹性,爽滑有咬劲,煮熟的面呈微透明色泽鲜亮。
澄城手撕面原名“撅面”,是一道美味可口的特色面食,手撕面宽窄粗细都可以自己掌握,可根据习惯而定。
它可以做成牛肉汤面、麻辣面、打卤面、炸酱面、凉拌面等,还可以做成各式各样的炒面,如尖椒肉丝炒面、鸡蛋火腿炒面、鱼香肉丝炒面等。
这种面食具备典型的西北风格,看着馋人、吃着爽口、汗随面下、食后过瘾!
6、华阴大刀面
华阴大刀面是华山的特色面食。浇上事先调好油炸面酱、豆腐、粉条臊子,调入醋、盐、辣子油,即可食用。特点:面条泛黄,汤红里透黑,酸辣可口,长久食用,可治胃寒。
华阴人做大刀面,讲究“面要擀的薄如纸,铡刀切面细如丝,技术娴熟不会断”。大刀面清香爽口,滑溜溜的,口味酸辣,有干拌,烩臊子,油泼等吃法。
大刀面做法独特,和面,压面,擀面,切面,全是手艺人练就多年的功夫,需要长年累月的劳作才能习得,一般人难以胜人。有句俗语说得好,“擀成纸,切成线,下到锅里莲花转”。
摆上桌的大刀面条,端起来闻闻,面香扑鼻,吃上一口,再喝点汤,滋润的不行。一碗不过瘾,再来一碗。大刀面光滑细腻,一筷子挑起,氤氲着香气,面条筋道爽口,嚼劲十足。
7、合阳羊肉糊饽
陕西省合阳县黑池镇的羊肉糊饽,据民间传说是在元代由蒙族传入而遗留下来的,以油水厚、味道美、价格低廉、经济实惠的特点被誉为关中四大名吃之一。过去曾有“宁说一盘糊饽,不吃酒席一桌”的俗谚,可见其受群众欢迎的程度。
黑池羊肉糊饽的制作工艺非常讲究。羊肉要用胡椒、茴香、表盐、草蔻、丁香等十余种调料熬煮,还要掌握好火候。烙饼用烫面,加上青盐和碱水,揉匀,擀成一尺左右直径的圆形,然后上鏊烙到脆黄却无焦点为止。面饼虽薄却筋道,折叠起来,用利刀切成三寸左右长、宽窄均匀的细条,备用。
吃时不能用大锅统煮,常用炒瓢或小铁锅分煮,每次一盘或两盘。用原汁羊汤煮好,加羊油辣子和葱花,盛入平盘,红艳艳、油汪汪,引人食欲。
8、合阳路井扯面
路井扯面,是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著名的传统小吃。路井镇是合阳县的一个县级镇,处在三县的交界处,商业繁荣发达。
路井扯面,不是那种只扯一根头的牛头扯面,也不是那种用擀杖把面饼压成炉齿状,拉长后再分开的扯面,而是一扯数条、一锅下几斤的扯面,一次可盛十多碗。
路井扯面和面与众不同,关键是按季节不同掌握好水温,把水面一气揉成团,然后用擀杖推成一公分左右薄厚的面集,再以擀杖为界尺,用刀把面集划成两公分宽窄的面条。两手一次可抓七八根,全身用力,反复回扯至薄厚均匀适中,下入滚水锅中。
路井扯面讲究火旺汤宽,随煮随湔,煮出的面条筋而不粘,滑溜可口。装碗后除调上盐醋外,还要加上物制的豆腐葱花臊子,再加油泼辣子,香气扑鼻,令人垂涎。
9、韩城羊肉饸饹
韩城羊肉臊子饸烙是韩城地区的传统名吃之一。几乎所有到韩城的客人,必定会受到这样一种美食的款待。可凉吃,放少许凉粉,再加入油辣、蒜泥、芥茉等调味,成为凉粉铭,食时不仅带有特异的香味,且对身体大有补益。
韩城人在压制饸饹时须在荞面中掺入“沙蒿”。沙蒿是一种生长在陕北的野生植物的种子,使饸饹更有嚼劲和弹性。
制作酸辣臊子汤须用压制饸饹的汤,拌之用米醋、羊油炮制的油泼辣子的红油。这样的酸辣汤,加上臊子,加上饸饹,再加点腌制的咸韭菜、炒制的葱花,便成为一碗香喷喷、热腾腾的羊肉臊子饸饹。
10、蒲城刺荆面
蒲城刺荆面是蒲城、富平等地特有的一种面食。
刺荆就是一种野菜,叶子边有软刺,所以做面之前先将刺荆用水煮烂,可以多煮一会,接着捞出来剁碎,把碎渣和到面粉里,面粉先不要加水,刺荆里有水份,防止水多面软,面和好揉光,醒一会。
刺荆面的好处,在于刺荆本身性凉,益身,佐以面食,在夏天能够降温解暑,振奋食欲。况且那绿绿的颜色也很鲜艳,令人胃口大开。蒲城的刺荆面是很多浦城人童年里的美好记忆。
11、富平韭菜片片
韭菜片片是富平乃至渭南的美味佳肴。韭菜片片的由来,据说大致出现于困难时期。为了节约粮食,制作面食时会加入蔬菜。而加入了韭菜的片片面因其口感筋道,色香味俱佳,便被保留下来,成为一种别具风味的地方美食。
韭菜片片的做法并不复杂。取适量新鲜韭菜淘洗晾干后切成细末,加入面粉中,兑入少许盐水,反复揉和,再经过一段饧面后擀薄切成面片,投入沸水煮熟,盛在碗内。可油泼、可拌臊子等。一碗浸透着乡野气息的风味主食便盛在你的面前。
油泼辣椒的爨香,韭菜的鲜香,关中小麦的醇香,夹杂着各种调料混合出的香味,强烈地刺激味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