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天,原来由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四门学科老师“一肩挑”的初中科学课可分开教学,各学校可自由选择综合教学或分开教学的模式。这是在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第五组分组讨论会议上,市政协委员、教育局副局长唐海海透露的。
为响应全国课改,2003年秋季起,我市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四门学科统一合并为“科学课”,而历史、地理、社会、思想品德等课程合并为一门“历史与社会课”,中考科目也由之前的各科分开考试改为综合考试,文科生考“历史与社会”,理科生则考“科学”。
记者了解到,单科教学的合并一直广受学生、家长、教师的争议。“‘拼盘’式教学对老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老师们吃不消,孩子们也吃不消。”一位家长在接受采访时抱怨,因为有的教师无法精通数门学科,一般来讲,教学水平很难面面俱到,为了让教学更加精细化,到了中考前的关键时刻,有的学校甚至还让不同学科的老师分开上课,“试问这样的教改还有什么意义呢?”她说。
唐海海坦言,近年的高中生分科考试中,选择文科的学生总数明显大于理科生,重要原因就是在初中阶段物理、化学等理科学科的基础没打好。他表示,教育部门目前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正在探索初中“科学”课程“双轨走”的方式。今年秋季开学时,原先分开教学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四门学科可由各校自愿的方式,既能选择分开教学,也能继续走合并教学的老路。
对于课程的改革是否意味着中考也将面临改革,唐海海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希望明年中考就能实现各科分开考试。”
记者傅欣彦 实习生王周梦昱报道 记者从昨天政协分组讨论会上获悉的今秋新学年我市初中科学课有望重返分科教学的报道见报后,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反响。不少家长深表赞许,认为市教育局这种举措体现了为孩子、对未来负责的务实态度;但又对市教育局不做“一刀切”,而是将科学课的“分合权”下放到各区的做法有些不解;并急于了解孩子学校所在区的态度如何?昨天,记者电话采访了部分区教育局负责人。
罗湖区教育局局长江可志表示,自己这两天才得知这个信息,究竟怎么办?他们将开党组会认真研究,本着对学校负责、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力争做出精准的研判。
福田区教育局局长李吉南强调,教育是个缓慢而长期的过程,科学课改革已经执行8年了,现在学校、老师、学生好不容易都适应了,又要改回分科,师资问题、过渡问题等又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整,“老师的人数配备比率肯定要改。” 他表示,福田区在分科前,一定要做大量的调查、研究、论证工作,争取顺利实现过渡、尽量做得稳妥。
盐田区教育局副局长孔祥钰说,盐田区倾向于分科,“我们需要做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师资力量的准备――这个是难度最大的、个别科目老师的调配、实验室的合理利用,当然教材也是个大问题。”他还强调,将会动员各校给老师、学生做宣传,最关键的是要让学生、家长都能接受这种新的变化。
南山区作为最早的试点区域,从2001年就开始开设了科学课。今秋该区的科学课分还是合呢?该区教育局局长曾令格接到记者的电话后答复道:“我们目前还没有看到任何相关的文件,不好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