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畜牧学学科为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培育)学科,二级学科“特种经济动物饲养”为省重点建设学科,2012年设立畜牧学博士后流动站。特种经济动物饲养(蚕学)学科历史底蕴深厚,是现代蚕丝业教学和科研的最早发祥地之一,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苏州)”、“江苏省优势建设学科(纺织工程)”的依托学科。经过115余年的建设,已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特色优势学科。

学科队伍精干,拥有教师25名,其中教授13人,专职实验员2人,拥有省双创团队1个。学术骨干中有“973”项目首席1人,江苏省特聘教授1人、江苏省双创人才1人、国家级学会常务理事3人,农业部岗位科学家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江苏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3名。

本学科实验室面积5025m2,仪器总额8630万元。近5年科研经费总额4870.35万元,已完成“973”项目(课题)2项、“863”课题3项、国家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7项。新增经费2894.25万元,人均新增144.71万元。新增课题92项,其中,国家星火计划(课题)3项,“863”计划(课题)2项,国家基金项目12项,省级项目17项。发表SCI收录研究论文170余篇,编写教材专著7部;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69件,部分专利实现转化;制定国家标准3件,获实用蚕品种授权5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市厅级7项。

充足的科研经费,优质的科研资源,良好的研究平台,和谐的研究氛围,为培养高水平畜牧学博士后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