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是国家 "211工程 "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经济与管理学院是在原经济学系、信息管理学系、经济研究所三个单位的基础上于2000年6月组建而成。 学院现设经济学、金融学、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电子商务、信息管理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8个学系,设有经济研究所、劳动经济研究所、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所、国民经济研究所、图书馆学与情报学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所、 "三农 "与城镇化研究所等8个研究所,以及第三产业经济、现代公司管理、港澳台经济、证券投资等4个研究中心。 经济学是我校 "九五 "、 "十五 " "211工程 "建设重点学科,在它的推动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学院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队伍建设、条件建设等方面均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科群。学院目前拥有一个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政治经济学和劳动经济学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政治经济学省级重点学科,建成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南市场经济研究中心,拥有1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包括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含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经济史、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国民经济学、金融学、企业管理、图书馆学、情报学,8个本科专业,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较为完整的经济学与管理学人才培养体系,是华南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科研及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拥有一支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专职教师10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0人,教授33人,副教授43人,广东省 "千百十工程 "人才培养对象9人,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49人,硕士学位46人,正在职攻读博士学位29人。96%以上的中青年教师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此外,学院还聘请有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 全院目前在校学生2540人,其中本科生2191人,硕士生291人,博士生27人在职MPA31人。学院坚持以高素质创新人才为培养目标,按照 "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 "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专业结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专业知识、开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多年来,学院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各类英才,深受社会各界欢迎。 全院师生严谨治学,在 "211工程 "的推动下,在多个专业领域内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一系列重大的标志性成果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学院在 "九五 "规划中和 "211工程 "重点学科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已于2002年通过了国家、省、校的各级验收并被评定为优秀。全院师生目前正以满腔的热情、严谨务实的态度和不断创新的精神,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为 "十一五 "规划和 "211工程 "建设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而不懈地努力。

1.所有被华南师范大学MBA录取的学员,按联考成绩高低给予一定的奖学金。分别是:联考成绩前5%的,提供奖学金人民币5000元;联考成绩前6%--10%的,提供奖学金人民币3000元;联考成绩前11%--20%的,提供奖学金人民币1000元。

2.凡选择全脱产攻读MBA学位的学生,学业成绩突出将获得全日制杰出学业奖。其中,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奖励金额分别为一等奖人民币5000元、二等奖人民币3000元、三等奖人民币1000元。

采用国际一流的MBA教材与本土化案例相结合;国际师资与国内师资相结合;国际先进的MBA人才培养模式与国情相适应的MBA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国际学生与国内学生组成多元化的学生群体,提高学生全球视野和本土化管理能力。

把MBA教育与华南师大创业学院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创新与创业的人才素质培养。

加强学员基础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硬技能”的培养;注重学员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等“软技能”的培养。

结合国内外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和产业发展变化趋势,以及我校的优势学科和研究专长,设置以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组织与战略管理、创新与创业管理、企业融资与资本运营、公司治理等为特色的MBA专业方向。

学校配备专业导师;同时从社会上聘请杰出企业家作为MBA兼职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