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文化3.0”(Agri-Culture 3.0)这个词在最近几个礼拜,不断地回荡在我的脑袋中。来自霍桑谷农场(Hawthorne Valley Farm)的史蒂芬.施奈德(Steffen Schneider)创了“农—文化3.0”这个词,用来指称人类未来将和土地,以及土地提供的食物会有更加密切的关系。他提出“农—文化3.0”的主要概念是:

务农(farming)如何在下个世代成为令人称羡的职业?什么造就了农文化1.0和2.0?社会对浮现中的农文化3.0有什么诉求?

“被”XX化的农舍:苏嘉全的农舍争议新闻分析(文字、文本分析)

在光辉的十月,除了各种百年庆祝的新闻之外,争议最大、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新闻事件当属苏嘉全的农舍案。这个“农舍”事件牵扯出的,不单是政党间的选举角力,也不仅是豪宅与农舍的趋同与歧义,更意外地让农业、农民的角色与认定置于一个摇摆、吊诡的模糊力场之中。当然,几乎所有的新闻报导都将它放在政治版面,鲜少人会真正把焦点摆在农业问题上。但这则农舍案确实是个农业事件,并且是个相当后现代的农业事件。农舍案的报导跳跃在功能、法规、与主观认定的内外之间,还夹杂了许多政党操作在其中,加添了这则农舍案更加神秘的色彩。现在我则要运用一些文字分析的技巧,来呈现这波农舍争议新闻的核心,并将讨论的焦点放在这些“被”XX化的农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