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要上松山参加活动,在缆车上遇上一对爷孙。缆车上山一回也就两三分钟的事情,小孙女一直跟爷爷说等会要下山去看梅花鹿,还说每年学校都会带他们来二龙喉公园看动物,每次她都特别喜欢看梅花鹿云云。我和友人起先还有点疑惑,可是听下去竟觉得越来越有可信性,便忍不住问小女孩:“真的有梅花鹿吗?”这样,她便又说得更加兴起,内容越来越丰富,竟渐渐让我们无法判断她的话孰真孰假。

为了寻找真相,我们开始上网翻查资料,然而即使没有找到二龙喉公园与梅花鹿有关,却总是思疑只是自己搜寻方式不对。爷爷在此期间,既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只是在认真聆听,并根据小孙女的讲述,而适当把视线移动到公园相应的位置。

缆车到了山上,我们下车开始走向各自的目的地。离开缆车的一刻,我们终于有了自己心中的答案,孙女则还在继续她未完的故事,而爷爷只是笑呵呵地对她说:“等会我们逛完这里,就下去看看你喜欢的动物吧。”这时候,我说到嘴边的那句“这里没有……”便自觉地收了回去。有些话,说白了也是白说,结果都成了口舌之争。比如我和友人,想到的只是真假对错,但这位爷爷关心的,似乎更多的是孩子的好奇心、想像力和探寻答案的积极性。有些话,不必多说,实践和行动,就能验证真理和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