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坍、塌落:与溜坍、塌落类似的各种术语都是指发生于土质或强风化岩石边坡浅表层、覆盖层或崩坡积层等强度较低的岩土体的局部变形破坏其发生多是由于坡脚开挖、坡度过陡所致并常由水的作用诱发。从发生机制和过程来讲应属于滑坡或崩塌的范畴但因其规模范围小直接破坏性一般也较小在治理方式上过去也多采用与滑坡、崩塌治理不同的浆砌石护坡、挡土墙、喷浆或喷射混凝土、绿化等较为简单的措施工程建设时期作为一般性设计来实施工程运营期的防治工程实施多属于养护工作(如公路、铁路边坡养护)范围因此我们把它同滑坡、崩塌区别开来而纳入坡面地质灾害的范畴

该类灾害的潜在性一般很难预测其发生时间和范围也难以预测这一方面是因其规模小而缺乏明显的预先征兆;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对大量分布的这类潜在灾害不可能投入足够的财力和人力去进行监测和预报因此要么在工程建设期对估计可能存在类似问题的边坡均给予治理要么在建成后的运营期间采取灾后治理方式即“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两种极端的治理方式看来是不得以的选择今后也还会继续下去。

这类灾害在发生时都不会造成直接危害但其堆积物数量达到一定规模后特别是在暴雨时会顺坡宣泄而下堵塞坡脚水沟引起排水不畅。此外大量的这类边坡存在砂、泥岩互层现象泥岩层的这种快速风化迁移将会使边坡在短期内形成差异风化岩腔易引起上部坚硬岩层发生落石或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