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神喜悦的献呈” 陈少兰姑娘讲 ,宗易明弟兄记( 2019年3月31日)
弥迦书第六章是上帝藉先知弥迦向以色列全会众进行审判,指出他们敬拜流于表面化。我们都希望献上上帝喜悦的祭,要从以下三方面提醒自己:
弥迦先知用一个类似法庭形式来开审,人是被告,上帝是审判官,大山小山是陪审团。在近东地区,山有“永恒”的意思,因此上帝要大山小山来见证祂的讼词,目的是要人回转悔改归向上帝。面对百姓的埋怨,上帝反而问他们祂做了什么令他们厌烦,可向祂证明,然而百姓沉默不语。接着上帝要百姓回想,祂是如何从埃及地把以色列百姓拯救出来,要百姓数算祂在他们身上的恩典及作为。在百姓作恶;要离弃上帝的时候,上帝没有放弃他们,祂仍然守约施慈爱,仍然等待他们回转归向祂。数算主恩是一种操练,我们要记住上帝奇妙的作为,虽然环境并没有改变,但这改变了我们的心态,让我们知道上帝是奇妙的,不要为不如意的遭遇垂头丧气。
应该献上什么才得上帝喜悦?弥迦先知用一个讽刺的方式提醒百姓:你们以为献上贵重的礼物,就得上帝喜悦吗?当百姓犯罪,他们自然就会献上更贵重的,去换取上帝的赦罪,然而若不从心底里认罪悔改,上帝岂会喜悦?即使献上千千的公羊,或是万万的油河,也只是百姓自以为是罢了。我们也可能会陷入自以为是的心态,以为献得越多,礼物越贵重,就得上帝喜悦。上帝所要的不是虚有其表的祭礼,乃是奉献者的见证。把自己献上,在上帝面前认罪悔改,走上帝所指引的路,那便是上帝喜悦的祭。
所有人都知道何为善,是从生命中流露出有公义,有怜悯,且要谦卑与上帝同行。因我们都经历过上帝的美善,所以我们都要效法上帝,怜恤有需要的人。这当中也流露出我们敬拜上帝的意义,是要实践上帝吩咐,走进人群当中,让其他人也能看见上帝的美善。因此一名真实的敬拜者,他的生活必然会让人看见上帝的公义以及怜悯。我们要敏锐于世上的事,不应只独善其身,应看重社会上的议题,关心社会需要。
昔日弥迦先知提醒百姓,今日亦在提醒我们,上帝不单看重外在的行为,更看重内在的灵性,外在的行为只是内在生命的流露,因此我们要靠主塑造由内而外的生命,常常感恩,为上帝作美好见证,并在社会中实践上帝的公义及怜悯。愿我们在信仰生活中专心聆听上帝的话语,并让上帝的话语在我们生活中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