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文的送假名(1)
这种汉字之后挂着假名的书写方式叫“送假名”(送り仮名)。
以“食べる”这个词为例,有些初学者在背“食べる”=“たべる”时,可能会误以为日文的“食”的读音是“た”。其实在日本人看到“食”这个字时,脑子里浮现的声音不是“た”,而是“たべる”。对日本人而言,“食”就是“たべる”,只是在书写时要把“べ”和“る”这两个音写出汉字之外。把读音写出汉字之外,是为了避免阅读时的混淆。
再以“行く”和“行う”为例,学过日文的人一看到“行く”就知道这个词是“いく”,一看到“行う”就知道这个词是“おこなう”。这是因为“行く”和“行う”的词尾不一样。“行く”的词尾是“く”,“行う”的词尾是“う”,这些词尾假名就是判定词汇的线索。日本人在读文章时,也是用这些假名词尾来判断汉字背后的词汇。
又例如“后”这个词,懂日文的人看到“后”时,可能会联想到“あと”、“のち”、“ご”。但是如果看到的是“后ろ”这样的词时,则会想到“うしろ”。词尾不带假名的“后”是时间的后,词尾带了“ろ”的“后ろ”则是位置的后。
如果日文没有“送假名”的书写方式的话,日本人就无法分辨“行”到底指的是“いく”或“おこなう”,也无法分辨“后”到底指的是时间或位置。
讲到这里,有人可能会有疑问:当看到“后ろ”这个词时,可以很有把握地断定这个词的是“うしろ”,但是如果看到的是“后”的话,要怎么分辨这个“后”是“あと”、“のち”还是“ご”呢?
在阅读日文文章时,如果只是看到“后”这个字时,不论是读成“あと”、“のち”、“ご”,都不影响文章的意思。甚至文章作者可能也不太在乎这种事。这一类例子在日文很常见。如果写文章的人对某种读音特别执著的话,就会特别帮汉字标注上假名,或直接采用表音文字的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