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空间认知国际会议”将于2016年5月16日至17日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以“丝路认识——更快、更准、更广”为题,由中国科学院地学部联合我国相关部委、国际学术组织共同举办,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承办。

此次会议议题主要包括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与能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空间观测、海上丝绸之路空间观测、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世界遗产地保护、空间减灾技术与共享平台、全球环境变化影响与适应等。

“一带一路”是一个突破性、全局性、我国最大的国际合作计划,具有范围广、周期长、领域宽等特点。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生态环境格局和发展潜力进行宏观、动态分析,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基础性、宏观性科学数据具有重要意义。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具有宏观、快速、准确、客观获取数据的特点和能力,是实现环境观测的有效手段,亦可为沿线国家提供空间信息技术支持。

“一带一路”地域广泛,涉及国家和人口众多,面临着许多共同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需要通过加强国家和利益相关机构间的紧密合作共同应对。通过双边和多边国际合作,推动空间信息共享与技术合作交流,开展对地观测技术对“一带一路”的空间认知,是实现“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有关“一带一路空间认知国际会议”的更多信息,请登录大会网站www.eo-bar.ac.cn查询,或联系大会组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