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看清楚过敏形成的面貌,首先我们就得了解身体的免疫系统大军如何运作、如何打击外来入侵者。
我们都知道,有些传染病,例如:麻疹、水痘等等,只要得过一次之后,就不会再度感染,这是因为这些传染病靠病毒传播,当麻疹病毒、水痘病毒进入身体后,人体的免疫细胞(T细胞、B细胞)便会对病毒上的一些蛋白质分子(也就是抗原)产生记忆,进而制造出“抗体”。下次当这些病毒再次入侵人体时,血液中的T细胞、B细胞就会马上辨识出来,并且借用抗体与抗原结合,引发一连串的生理反应,来摧毁病毒。
所以,当同样的病毒入侵时,只有第一次我们身体才会发病,如果身体培养出抗体,以后同样病毒再度入侵,抗体就会马上辨识出来,早在病毒还没有发动攻击之前,就被身体的免疫大军所摧毁,这就是“免疫”的原理。所以,很多靠病毒传染的小儿疾病,只要得过一次之后,终身就不会再得(除非病毒发生突变,或是疫苗注射的关系)。
其实,从字面上来看,也可以很清楚明白,所谓的免疫系统的功用,就是使人“免”于“疫”情,也就是说免疫系统的功用,在使人体产生“免疫力”,或是俗称的“抵抗力”。只有在病毒发生突变,也就是表面蛋白质分子结构有变化时,人体免疫系统认不出它来,所以没有抗体可以对抗它,必须重新制造抗体。这时,身体为了抵抗病毒就会发动攻击,人就会生病。感冒就是最好的例子。流感病毒很容易突变,今年得到流感,明年还是会得,就是因为流感病毒已经和去年不一样了,身体辨识不出来,没有抗体对抗它,所以会感冒生病。
免疫系统的运作模式身体免疫大军如何分辨敌人入侵?
如果我们仔细分析所有细菌、病毒的成分会发现,这些生物的表面都是由蛋白质的分子所组成的,只不过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罢了。而我们身体的免疫系统便是靠辨识这些“蛋白质”,来分辨它们是自己的,还是外来的;是敌人,或是自己人。
有一些无害的尘螨、奶蛋表面上的蛋白质,会被有些人的免疫系统误认为是有害物质,因而产生抗体,下次再遇到时,就会诱发过敏反应。所以,会诱发过敏反应的东西,不管是粉尘、昆虫、食物,通常是含蛋白质的成分。非蛋白质的成分,其实不容易诱发过敏。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叶菜根茎类食物不容易过敏,而鱼肉豆蛋奶类食物容易引起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