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共有5个研究所:翻译研究所、外语教育研究所、外国语言研究所、外国学问研究所和外国文学研究所。
(1)翻译研究所。翻译研究所成立于2004年3月,负责人为朱明炬教授和吴万伟教授,现有成员20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14人。
研究所以学院师资队伍为依托,开展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翻译实践主要围绕学术翻译和社会科学著作翻译来展开。在学术翻译方面,特别侧重于冶金科技和医学科技等领域著作和论文的翻译,在社会科学领域,翻译实践的对象则涉及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翻译研究现有四个方向,分别为翻译教学、翻译批评、翻译技术和跨学科翻译研究。从事的社会科学著作的翻译以及开展的翻译批评和翻译技术研究在国内赢得了较高的知名度。近五年来发表译著8部,省级社科项目2项,市厅级项目8项,在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
(2)外语教育研究所。外语教育研究所成立于2017年4月,负责人为宋红波教授,现有成员30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1人、讲师17人。
研究所以外语教育为研究主题,从语言规划、语言政策、社会发展、课程建设、教材开发、外语教学、外语测评、外语教师教育与教师发展等方面全方位、立体化、系统性审视我国外语教育,开展外语教学研究、外语研究中的教育学以及教育学中的外语问题研究三个维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本研究所主要包括三个研究方向:外语教育政策与教育规划、外语教学信息化、外语教师专业发展。近五年来承担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3项,厅级研究项目14项,发表科研论文180余篇,其中SSCI期刊论文1篇,CSSCI期刊论文9篇,北大核心期刊论文10篇。2017年研究所在1zplay校级科研平台绩效考核中成绩优秀。
(3)外国语言研究所。外国语言研究所成立于2017年4月,负责人为双文庭教授,现有成员8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3人。
研究所注重跟踪和推进语言学理论的前沿研究,注重对语言事实的观察、描写和说明;研究成果有较强的运用导向,包括语言信息处理、语言教学、英汉词典编撰等领域。本研究所包括三个研究方向:语义研究、法律英语研究、语言教学研究。本研究所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最近几年的在事件语义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在国内语言学界日益受到关注。近五年来承担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5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CSSCI期刊论文3篇,北大核心期刊论文5篇。
(4)外国学问研究所。外国学问研究所成立于2017年4月,负责人为康有金教授,现有成员17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讲师11人。研究所主要研究英国、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的学问,关注外国学问发展与研究现状和前沿动态。近五年来承担省部级项目2项,厅级研究项目5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北大核心期刊论文5篇。
(5)外国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成立于2017年4月负责人为李金云教授,现有成员16人,教授1人、副教授8人、讲师7人,其中博士(含在读)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