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避免情绪反击回去,先觉察自己,照顾自己受伤的感觉”
这小孩我为他尽心尽力,付出一切,他居然这样讲,很想大喊回去“好啊那你去当别人小孩”。在濒临崩溃之际,让自己先暂停一下,好好安抚自己“你一定很受伤也好挫折,辛苦了”,并且深呼吸,让紧绷愤怒的身体放松。最后,等情绪冷静后,再回应孩子。
2.了解孩子话语背后的意思:“那他想要什么”
孩子可能要传达“我被情绪淹没了,不知道怎么办”“我想要的东西你不给我,你是不是不爱我”“你拒绝我的要求,我很受伤””“你们一直限制我,我很生气”
可以与孩子讨论吃巧克力的次数,并且让孩子理解为什么巧克力的次数必须被限制。
*年龄较小孩童的转换弹性需要协助,他们可能教导当下可理解,但看到糖果又控制不了,不代表他们不听话,而是大脑自我控制的能力还没成熟,需要大人帮忙转移注意力。
理解孩子的孩子的期待不等于妥协,而是创造一个理性的互动模式,家长也可以适时赋能年龄较大孩子,让他们练习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并且对自己的提议负责,养成孩子问题解决和负责的能力。
🏠 台北市松山区南京东路四段186号12楼-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