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孩子迈入青春期的家庭,总是火药味很重,但如果能聆听青少年的声音,常有许多意外收获。因为从他们充满情绪、听起来很刺耳的话语中,往往能直指出家庭的真实面貌与困境。
在晤谈室,常见的场景像是母亲苦口婆心地说:“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孩子则愤怒地回答:“但我不需要你给我的这些。我要的,你却不给我。”
不断给予,却不考虑孩子目前真正的需要。有时候是出于母亲自己本身的需要,因为她需要透过“不断给予”,来减轻担心自己不是个好妈妈的焦虑。
是不是要养出一个好小孩,自己才算是一个好妈妈呢?好小孩的定义又是什么呢?是街坊邻居都有口皆碑?还是符合社会大众的名校、好成绩?但是这些别人眼中或嘴里的优点,能够反映出孩子大脑与品德的成长,以及更重要的内心满足和快乐吗?
同理,为了成为所谓的“好妈妈”,背负重担的你,过得快乐吗?是不是尽管很多人说你做得很好了,你在理智上同意这点,但只要一遇到生活上的小失常,就会像压垮你的最后一根稻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让你崩溃大哭。
很多被孩子认为是“控制狂”的妈妈,都是太过焦虑,没办法停下来好好思考的女性。为了对抗焦虑,她们紧紧抓着从上一代或是周遭环境吸收进来的“各种标准”,严格地控制小孩与自己。
她们没有意识到自己过多的关心,对孩子来说,全都是潜在的监视与控制,因为她们也让自己身在“许多标准”的控制中。
“留白”是一种对孩子的信任,而“安静”更是一种深刻的包容。除了无微不至的关心,学习“放下”,是另一种孩子也需要我们给予的爱。
在孩子还幼小、依赖时,身为母亲的我们可以做很多努力,帮助孩子的身心逐渐茁壮。当孩子日渐长大并坚强时,我们该放手去相信孩子,信任他们自己可以走得好,过得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