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放学回家,家长常会问一句:“孩子,今天学了什么新知识呀?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是知识的灌输者。
孩子从小学走向大学,思维逐渐变得固化。
难怪有曾在美国任教的中国老师表示,
在考试中,中国留学生往往名列前茅。
但当走到知识的前沿,也就是需要自己进行探索时,
中国学生的优势便不复存在了。
爱因斯坦曾说过:“大学教育的价值不在于学习许多事实,而在于培养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有许许多多,而创新教育强调的则是创造性思维,
以及本次着重讲述的批判性思维。
认为批判性思维就是想方设法去否定别人。
其实习惯于批判性思考的人不会急着去批判事物,
而是在下定论之前,反向思考其他的可能性。
在创新领域,正是因为创客们不断进行反向思考,
提到一种锻炼孩子批判性思维的方法,
类似的方法还有不少。
当孩子开始观察事物的细节,便会开始问“为什么”。
此时正是孩子对现有的事物或是社会现象产生了质疑,
并开始进行独立思考。
家长不妨以“你为什么觉得......”的问题来回答他们,
而“键盘侠”们正是缺失批判性思维,
看到不实的新闻便胡乱评论。
家长可以任意选择一张报纸或是几则网络新闻,问孩子这些问题:
1、如何确定这篇文章讲述的是新闻还是观点?
2、新闻报道和新闻分析,这两者有什么区别?
3、哪些文章既有事实又有观点?
4、你觉得区分事实和观点容易么?
当然,除了家庭,学校亦是建立孩子批判性思维的重要场所。
造物世界认为,教师若想进行创新教育,
一定要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作为必要环节。
因为,创新是自主思考与逻辑论证相结合的过程。
在创新的各个阶段,批判性思维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如苹果因为拥有乔布斯这位以苛刻著称的批判者,
才得以建立起如今的科技王国。
有教育专家总结:“批判性思维以提出疑问为起点,
以获取证据、分析推理为过程,
以提出有说服力、有创造性的解答为结果。”
所以,在孩子放学后,
家长不妨多问一句:“孩子,今天你提问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