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前二天分享的想法 – 我拍,故我在。我想说的,就是不认同太过把一张照片的意义,限缩在“一张照片里面的故事”,太过于将焦点限缩在“构图上”,我觉得这样子想法很狭隘了,从一个现象来说明,我想大家也能懂 – 当我们迫切分享一张作品给他人分享,说的大多都不是在“照片本身里面的内容”,而是“完成这张照片中,背后的故事”,那才是最引人入胜的地方。

我拍,故我在 – 是透过一张照片,证明了我们去过、见过,不假手他人,无论一张照片拍的再好、不好,都是我们的经验、我们的故事,若没有亲身去见证过,一张照片是不可能凭空产生,每一个人拍的每一张照片,都是独一、无二的。

换句话说,他人如何证明“去过?” 只要人出现在照片里就存在,身为喜欢摄影的人,透过一张照片,无需过多的言语即能证明。

照片就像是一张入场券,邀请别人进入你的生命故事里,每一次分享作品、每一张分享过的照片,都是跟他人诉说自己的故事、让他人更认识自己,故事是自己写的,主角就是自己,需要的是他人能透过这样的过程来体会 – 重点绝不是要辩倒来宾,而是尽可能的感动。

如果看到这里,若你也能认同以上我说的,你也许也能认同一点 – 若照片代表的意义,已不单纯只是讨论画框里的事物,那么对着一张不属于自己的作品,指导画框里的这个那个该如何如何会更好更差,似乎就有一点事不关己、意义与帮助不大的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