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数学特别好、围棋下得好,只要有特殊才能的学生也能进顶大。教育部106学年度开始,扩大举办“特殊选才”,预计107年成为正式入学的第四管道,让自学生、双语生、单一学科能力或特定能力表现杰出的“偏才”,不必透过学测或指考成绩筛选,只要书审和面试就能进入顶大就读。

教育部104学年度试办“特殊选才招生”,盼让“怪咖”、“奇才”也能进大学就读,核定12所大学共53个名额,105学年度核定21所大学151个名额,106年原本要扩大核定到500个名额,但大学端对“偏才”的选材机制和后续的辅导学习机制都还不明朗,最终核定包含台、成、清、交、中正、中央等17所公校,以及东海、高医等13所私校,共30校282名。

教育部高教司长李彦仪表示,107学年度特殊选才将正式成为除繁星推荐、个人申请、考试入学外,第四个的大学入学方案,并逐步朝向扩大名额的方向规划。

台大去年推出“火星计划”招收数学偏才,台大数学系就网罗到7、8名数学“火星人”,106学年将有11个科系加入,包括森林、社工、政治、公卫、经济、日文、物理等,除数学系规划招收9名外,其他科系也开出1至3个名额。

台大教务长郭鸿基表示,台大对特殊选才的期待是找到真正有兴趣、专才的学生。例如园艺、森林等科系,可能有些乡下小孩对这块很有研究,却没机会进台大,特殊选才可真正打破城乡差距。

清大去年开办“拾穗计划”,首届招收包括围棋高手在内共10名具特殊专才的学生,今年16人,招收到优秀自学生还有一名国际象棋国家代表选手,下学年度预计倍增32个名额。

清大副校长周怀朴表示,大规模、标准化的入学管道等于只有一套纸笔测验的考试标准,无法看出所有学生的能力,拾穗的精神就是捡起在学测和指考表现不佳的“遗珠之憾”,他们相信,学生只要能把一件事做的非常好,将来在各个领域,都可以把能力发挥到极致。

成大教务长赖明德表示,未来107新课纲上路后,势必要有更多元的入学管道,特殊选才将扮演重要角色。因此106学年度也要扩增名额,从去年只有1名,明年包括电机系、数学系等,共要招收6名,希望选到真正优秀特殊的人才。

交大今年也申请增加名额。交大表示,学校前2年主要招收有科学背景的学生,也给美国回来就读的学生机会,可以持美国SAT(学术水平测验考试)成绩入学,今年则开放给有兴趣的系所订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