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已经并将继续深度嵌入我们的世界,既极大地伸延了我们的生存环境和探究视野,又不可避免对我们的物质实践和认知思维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该如何审视和回应这些冲击呢?
21世纪网络无处不在,是否想从更深层次认识网络空间?
崔子修,男,山东东营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硕士,中共中央党校哲学博士。曾任中学教师,现供职于北京石油化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网络伦理、马克思主义哲学。著有《透明的艺术》、《演讲与口才》等,发表论文20余篇。曾获北京市教委“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人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