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七年,香港结束了百年英国殖民统治,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在过去的七年中,香港政府倡“两文三语”,大力行普通话,致使广东话、英文和普通话在初等和中学教育中得以鼎足而立。目前,香港几乎所有的中学和小学都开设了普通话科,学说普通话已成为香港中小学语言教学中一个突出现象,为世人为之瞩目。那么,在此特定历史时期,香港中学生对学习普通话的态度如何?这个问题事关重大,与香港的语言教育方向息息相关。但是遗憾的是,这一问题迄今为止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研究。二零零四年三至四月间,作者曾对全港六所中学的四百三十七名中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发现香港中学生对学习普通话的态度处于一种复杂和不稳定的状况。大致说来,仅有一半的香港中学生对学习普通话抱积极和正面的态度,另一半则对学习普通话持消极或负面的态度,新移民的中学生对学习普通话的态度则处于两者之间。与英语相比较,香港中学生对学习普通话的态度远逊于对学习英语的态度,学习动机亦有相当大的不同。本论文为是这次调查的初步报告。
张本楠 (2004年12月):香港中学生对学习普通话的态度调查,论文发表于“第十八届国际语文教育研讨会:语文教育的前瞻”,香港教育学院,中国。